电动汽车充电桩补贴政策刺激 企业扎堆圈地建桩
燃油汽车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加油站。同样,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站、充电桩。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一片大好时,充电桩却拖了后腿。甚至引发一场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
对于充电桩的不足,从国家采取PPP的模式中就可以看出,以开放的方式发展充电桩,以及出台了充电桩的补贴政策。如今,大大小小的充电桩公司也在布局市场,用最快的速度圈地建桩。大致可以分为央企、地方市属企业、民营企业,充电桩运营商、制造商等。小编列出一些充电桩相关的企业,并且做了简单介绍。
国家电网
前几年,国家电网基本退出了城市充电网络,但随着政策力挺电动电动汽车设备发展,以及民间资本对充电业务的帮助低于预期,国家电网又再次强势归来。国家电网电商平台公布了第五批充电设备中标结果,此次招标包括30个充电设备包,涉及了约为15亿元的金额。
早在去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在京港澳高速、京沪高速和青银高速沿线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计划,完工时间紧迫:到2014年6月底,京沪高速沿线充电站建设完成;2014年8月底,京港澳和青银高速沿线充电站建设完成。尽管高速公路沿线建设充电设施在国家电网的规划之内,但时间表大幅提前,如果能按时完成将极大地扩展电动汽车出行里程。
随后,国家电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向社会资本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据国家电网的预计,这两个市场将以年均130亿元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总规模将达2000亿元。
国家电网以开放两个新能源领域市场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而此前外界猜测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抽水蓄能电站并没有在其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开放领域盈利模式不明,成本高昂,再加上话语权难以保证,此次开放力度并不及预期,而国家电网描绘的“2000亿元”投资蛋糕,民营资本究竟能够分羹几成仍值得继续观察。国家电网首引民资 千亿开放领域被质疑为“甩包袱”
中石化
2015年7月3日,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和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北京将有一批加油站“变身”为供出租车使用的充换电站,预计最快今年9月底旗下位于双榆树、东经路的2座加油站将首批投入使用。
据了解,除了完全转型为充换电站之外,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将根据纯电动车推广进程,更多加油站将采用“加油 充换电”的双重模式。早在2010年2月,中国石化即与充电站科研单位北京首科集团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充换电站业务的研究。不论是五年前还是现在,中国石化开启充换电站计划,都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石化在非油业务上的积极转型动作。
目前中石化也涉足了北京市的公共充电桩运营、服务,北京中石化充电桩在北京市只有一家网点,位于北五环广泽桥中石化加油站,该网点提供4台快充设备,另外,广泽桥一家在试运行。
北汽新能源
新能源未来将开始大约20亿到30亿的第二轮融资,除新技术研发与积累外,新一轮的资金还将投入到包括充电桩建设、服务体系建设等多个领域。目前公司自建公共充电桩数量在4,000个左右,明年将增加至10,000个,实现数量翻倍,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新能源未来将开始大约20亿到30亿的第二轮融资。”
除1万个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外,北汽新能源此前发布的“441”充电业务战略,还包括要实现“4”大板块(完善体系建设、充电服务平台、充电布局和增值服务)、布局“4”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比亚迪
比亚迪启动与中科招商合作的方式,利用设立基金的形式来吸纳社会资金建设充电桩。该基金设立的注册资本金是10亿元,比亚迪出资10%,另外90%资金由中科招商募集,作为母基金,该基金将在比亚迪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城市设立子基金,母基金作为牵引资金最多投5%,那么子基金总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也就是说,比亚迪投入1亿元资本,将撬动200亿元的投资规模。
此次合作,是协同发挥中科招商与比亚迪在资本、产业领域的优势,在全国有条件地区全面实施新能源汽车“三基”工程。——即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建设充电网络和服务
和顺电气
和顺电气表示,目前已经开发出多款适用于不同充电情况的充电机(桩),并将根据未来市场情况,不断改进、升级现有产品,提高公司在充电机(桩)领域的竞争力。对于未来发展计划,公司称,今后公司电力电子产品的市场开拓方向主要是住宅小区电能质量产品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
和顺电气证券部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子公司艾能特(苏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有少量充电桩设备订单,市场也在逐步打开,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的产品有10kw、30kw充电模块,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及充电站后台建设等。
公司目前主要精力放在大巴、中巴用充电机的推广,家用充电桩的推广是公司的下一步推广计划,和地产商合作可能是公司采取的一种推广模式。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