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建设还差点啥?不少公共充电桩成摆设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销7.5万辆,同比增长6倍多,但公共充电桩建设计划的实施进度却难以跟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

充电桩建设还差点啥?不少公共充电桩成摆设

    “如果电动汽车有一天出现问题了,那很有可能是充电带来的麻烦。笔者去年在深圳比亚迪采访时,一位从事电动汽车经营的业内人士如此吐槽。初听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仔细琢磨后不难发现,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销7.5万辆,同比增长6倍多,但公共充电桩建设计划的实施进度却难以跟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

  目前,北京市新建成的1425个公用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商超、写字楼、4S店、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校、科技园区等。但经过调查发现,大多充电桩少人问津,居高不下的建设成本和全面规划的缺失,成为公共充电桩发展的阻力,这也给新能源车主带来诸多不便。

  北京在进一步落实充电桩普及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闲置的尴尬境地。

  北京不少公共充电桩成摆设

  2月底,笔者在位于马连道的路面停车场看到,国家电网新建的10多个充电桩已经建成,虽然所有充电桩均处于开启状态,但只有1个充电桩在为电动汽车充电,一排原本给新能源汽车预留的车位早已被非新能源汽车占据,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停车场。

  “平时来这里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车辆并不是很多,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会稍多些,停车位本来就不够,总不能让这些车位每天都空着”。一位停车管理员对笔者说道。

  当笔者在万通地下停车场询问停车场管理人员充电桩位置时,则被告知“没听说过”。对管理人员来说尚且如此,何况是前来充电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呢?

  公共充电桩缘何成了摆设?

  令笔者感到不解的是,不少新能源车主从未使用过公共充电桩,大多数人把原因归咎于“太不方便”。

  家住白塔寺的车主刘先生,上班地点位于八角附近,他告诉笔者,自家和工作单位附近都没有充电桩,而上班沿途的一些停车场内虽然有充电桩,但自己不可能半途停下去充电,“感觉公共充电桩对自己没有带来任何便利”。

  不少车主认为,如果公共充电桩的位置位于自家小区或工作地点1公里范围内,他们还能接受;超过1公里,用公共充电桩为车充电并不方便。

  安装公共充电桩,意在营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按照原先的计划,充电桩建设将会在北京市铺开,而实际过程中,却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使在网上查询充电桩大体方位后,去实地寻找过程中也并不顺利。尤其是万通和金融街的地下停车场充电桩,更是在经过多方打听寻找下才能有幸得见“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