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的充电桩“尴尬”:看得见 用不着
每天出门前,郭先生的妻子都会提醒他别忘了带卡,这里所说的卡既不是银行卡也不是公交卡,而是郭先生为自己纯电动车所办的三张充电卡。
开了一年多新能源车的郭先生颇为“自豪”的向记者介绍起他的经验来,三张充电卡分别来自国电、普天和富电,同时在他的手机里还有2款充电软件。
用郭先生的话讲,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开着自己的纯电动车上路,“充电桩损坏,不兼容,不识别,吞卡,地址错误,排大队,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让我碰上过。”郭先生笑言。
当气温逐渐回暖,跟电池能量衰减抗争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新能源车主们,又即将面对一轮新的焦虑:看得见却用不着的充电桩。
信任危机浮现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只对纯电动车型进行补贴、并且提供多种优惠政策的城市,北京不仅拥有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同时也是公用充电网络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截止去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达到2.1万根,其中四分之一是建立在商圈、停车场等社会公用领域周边的公用充电桩。在六环内,平均每5公里就能够找到一处公用充电网。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堪称优越的环境里,每天却依然会上演令许多车主郁闷的烦心事。
开头提到的郭先生向腾讯汽车讲述了他的囧事。
某日他驾车去办事,在还剩20%左右的电量时打算就近充完电再回家,于是在手机app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北四环外的充电站,不过由于是普天的桩郭先生的国电卡无法使用,于是他继续按照指引来到了下一处位置,可惜此处的三个充电桩有两个损坏而另一个则有三台车正在排队,只得作罢。在地图标注的第三个位置,郭先生并未找到充电桩,无奈之下按照导航来到了第四处位置,而此时车的电量只有不到10%,令人崩溃的是,此处的充电桩始终无法识别郭先生的卡,最终,在还剩3%的情况下郭先生终于在一个地下车库里找到了一台能用的桩并最终充上了电。
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郭先生都心有余悸,如今的他只要车内电量低于50%便开始变得焦躁起来,也正是那段经历,让郭先生一口气办了三张不同厂家的电卡。即便如此,郭先生依然表示对当前的充电设施充满了不信任。
事实上,要想在北京各个充电桩之间真正实现畅行无阻,一共需要办理四张电卡,分别是国家电网、普天、富电以及北汽新能源和特锐德合办的充值卡,而随着未来更多厂商的介入,办卡的数量或许还会更多。听完我们的介绍,郭先生显得有些吃惊。
在腾讯汽车随机采访的17位北京纯电动车主中,一次性便找到可用充电桩的概率不到10%,而有近六成的车主表示至少需要2-3次的尝试。
除此之外,缴费方式的不统一也令车主抱怨颇多。“国电有国电的卡,普天有普天的卡,有的桩能用手机支付,有的就非得刷卡,收费标准也是有高有低,app软件更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实际里面的充电桩地图都是互相抄的。”来自上海的一位新能源车主夏先生就对此表达了极大不满。
在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一处已损坏的充电桩旁,腾讯汽车记者按照上面的电话联系到了客服,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维修物料需要统一采购,目前该充电桩仍需等待总部的资源调配。而据周围居民介绍,这个充电桩已经荒废了至少两个月以上。
虽然一些私人充电桩的保养情况较好,但由于申报过程繁琐以及需要具备较高的安装条件,不少车主选择了直接绕过建桩转投“飞线”一族:即通过一根加长电线从家里的普通电源引出来给车辆充电。
事实上这样的用户并不在少数。在北京市二环内的一个老旧小区里,车主黄先生正在给自己的纯电动轿车充电,记者注意到,一根黑色电线从二楼的窗口引出,最终接入一楼住户窗前的自制配电箱内,而车上自带的粗线则可以直接插入配电箱完成充电。
“这个小区太老了,完全不具备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我也是从论坛上照着别人的方法试试的,没想到还挺成功。”
黄先生笑言,为了能给自己的爱车充电,生生把学文科的他给逼成了一个理工男。
亚健康的产业链
事实上,充电桩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背后,是整个产业链条急功近利的心态。
截止去底年,我国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为4.9万座。而根据之前的规划,到2020年这一数字要超过480万,百万量级的缺口也让许多厂家嗅到了巨大商机。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能够生产充电桩的企业超过了300家。
作为国内充电桩建设的最大主体,国家电网预计今年的招标额度将大幅提升至 50 亿元,同比增长150%,而一些后来者更是表现的颇为“激进”,成立还不到两年的星星充电计划三年内投资45亿在全国新建25万个充电桩,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裁崔群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大规模的圈地建桩,钱不是问题。”
就这一现象,某业内人士在接受腾讯汽车采访时表示,“当前充电桩企业的布局模式与数年前的滴滴有些类似,也就是通过烧钱圈地来试图培养起自己的用户群。”但是他也同时指出,“滴滴的模式虽然可以复制,但那是建立在背后有着庞大市场刚需的基础上,而当前我国充电桩市场显然缺少足够的用户量,后期能否盈利存在不小的疑问。”
一个上升的市场往往容易蒙住决策者的双眼,让他们只看到乐观的一面。
但据一位了解该行业内幕的人士透露,当前众多进入充电领域的企业几乎都是在亏损运营,不知道它们还能坚持几年。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我爱电车网微信](http://www.itdcw.com/uploads/allimg/150421/1_163235654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