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难盈利难 电动汽车充电难折射管理之困
电动汽车为何会遭遇种种充电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充电桩的建设难、运营难、互联互通性差是造成车主充电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建设难。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永东指出,发展充电桩面临建设难、土地审批难等多重问题。“如果车主没有固定车位,物业往往不会配合建充电桩。”刘永东说。
对于充电桩企业来说,要找到合适的地段建设充电桩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的地段虽然客流量大,但寸土寸金;而偏僻的地段虽然便宜,但客流量小,建成充电桩后的利用率不高。
盈利难是导致充电难的另一重要原因。一位匿名电力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充电设施企业大多还没有找到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主要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来支撑。他指出,交流充电桩盈利很困难,直流充电桩则要看利用率,但目前除公交车和物流车外,针对其他车型的充电桩利用率并不高。从事商用车领域充电桩配套的驿联新能源总经理刘军则表示:“以公交车辆的运营来讲,其每年的里程比较固定,每天都有保底充电量。如果按照8年运营期,年收益基本在10%~12%,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差不多,但是作为运营企业却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充电服务及运营副总经理王慰祖告诉记者,其公司主要帮助私人用户建设充电桩,同时辅以社区和办公区域共享充电桩服务,其投资充电桩的费用主要包括桩本身、建桩成本以及物业分成。“小区内的充电桩基本都是交流桩,每根成本在1万元左右。”王慰祖指出,由于公司把较多精力放在建桩的前期信息收集和选址分析上,所以基本能做到收支持平,大约3年能收回成本,但目前行业普遍的情况是短期内难以盈利。
直流快充桩的成本更高也更难盈利。一位上市充电桩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各公司充电桩的成本不一,基本上市场价是1元/瓦,可以据此推算不同功率的充电桩的采购成本。其余费用如配电、接入、扩容、线路、施工等成本差别也较大,基本是设备成本的2倍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建设一台45kW的直流快充桩的成本大概要达到13万元左右。“按照目前情况,充电桩企业很难实现盈利,回本周期也很难推算,基本上都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正常的财务收益。”他说。
充电设施监管难也是行业面对的一大问题,目前行业缺乏对充电桩设计、制造、建设、运维等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刘彦宾在2016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表示,通过产品认证的方法来保证充电设施生产符合标准要求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目前充电设施标准尚未被纳入国家强制认证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安全报告中明确指出,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据了解,在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压缩成本对产品进行减配,给充电设施带来安全隐患。此外,由于此前的国家标准对很多涉及充电安全的项目未做出具体规定,企业会根据自身需要采用不同的企业标准,导致车桩不匹配等现象突出。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