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盈利难 全生态系统会成为出路吗?

北汽特来电副总经理张涛表示,“桩”一定要跑在车的前头,做大桩的体量对于企业生存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都至关重要。当前充电桩运营商如果仅收取服务费是不能实现盈利的,唯有打造全生态产业链,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充电桩板块将是持续性的投资机会。

充电桩市场即将爆发,然而“充电难”、“盈利难”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用户和企业。为此创新工场走进北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特来电),就充电桩建设及运营等企业痛点与北汽特来电副总经理张涛进行了对话,张涛向网易汽车表示,充电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建桩难”的问题原因错综复杂,虽然物业、电网等单位给予了支持,但还是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面对物业方面的难题,特来电也采取了做增容,解决配电问题和服务费捆绑策略。“桩”一定要跑在车的前头,做大桩的体量对于企业生存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都至关重要。充电桩运营商如果仅收取服务费是不能实现盈利的,很难满足一个公司的需求。而是在打造全生态产业链的情况下,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

北汽特来电副总经理张涛

北汽特来电副总经理张涛

张涛身后是北汽特来电在北京的部分充电项目建设进度表,据张涛介绍目前建设项目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00多个,并配有专门的施工队伍负责项目的建设。截止11月27日在北汽特来电在北京已建设完成1980个充电桩,年底完成3500个的目标压力不大。明年力争在北京市场的覆盖率到达50%以上。

落地式单体直流充电终端和车档式单相交流充电终端

落地式单体直流充电终端和车档式单相交流充电终端

落地式背靠背直流充电终端

落地式背靠背直流充电终端

为了适应不同的充电场景,北汽特来电提供了多种充电解决方案。包括适用于双班制出租车运行的集中充电场站;公交大巴、企业班车、旅游班车及通勤车等路线较固定的大功率的大巴车充电方案;满足各类电动车、大巴等不同类型车辆的城市综合充电站;适用于微公交及单班制出租车运行的集中充电场站;企业、事业单位等自有公用车位的充电方案;适用于居民小区等慢充需求强烈、集中车位较多的场合的社区车辆充电方案;适用于有充电和休闲双重需求的高端商务区、写字楼区域的城市微客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