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年产破2万 换电模式酿更大野心
在北汽集团年产销已经突破248万辆,年营业收入达到3350亿元之际,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掌门人为何亲自为2万辆的产销目标“站台助威”?
“此时此刻,我心情澎湃,感慨万千。这个2万辆,我想它意义非同寻常。在北汽人心中占据沉甸甸的分量。”
当北汽集团一把手徐和谊董事长在2015年的“收官”发言中,一再强调年产2万辆这一数据时,还是让人颇感意外。
且不论中国汽车市场年销售已步入2300万辆关口,仅在北汽集团2015年248万辆的销售数据中,2万辆也尚不足百分之一。而作为产值数千亿的世界五百强集团掌门人,徐和谊为何单单对2万辆这一犹如“沧海一粟”的数字赞不绝口?又是哪个品牌能让叱咤车坛的老将“徐董”如此激动不已?
2万辆背后的玄机
2015年的最后一天,在“收官‘十二五’·创领新未来——北汽新能源2015年第20,000辆汽车下线暨200辆换电出租车交付仪式”上,这些问题都从多方面找到了答案。
让徐和谊难掩激动心情的是,北汽新能源提前四天完成了怎么看都“不可能”完成的2015年度目标。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在下线仪式中介绍,北汽新能源2015年销量达到20129辆,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2万辆的产销目标。而就在2014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数字还仅有5510辆。从四位数到五位数,一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65%,甚至高过了2014年同比增长238%的数字。
而为北汽新能源这一成绩“点赞”的,还有亲临活动现场的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虽然区区2万辆在北汽和北京市的汽车产业中只占据了很小的数字,但它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意味着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跨越了一个重要的‘基石’。”隋振江副市长这样评价2万辆的意义。
不管是隋振江副市长的现场点赞,还是徐和谊董事长的激动心情,也都不仅仅因为2万辆这个数字,而是数字背后暗藏的市场玄机。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2万辆产销目标的达成,不仅使北汽新能源销量占据了全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24%,更使其得以持续蝉联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全球单品牌第四的领先地位。
更让徐和谊激动的是,这也是一个“干货”满满的数字。据了解,北汽新能源“卫蓝先锋行动”正式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来,就瞄准了全国的私人购车领域。2015年2万辆的销售业绩中,近七成为私人用户,北京以外的销量近五成。这一数据表明,以北京为基地的北汽新能源,已经开始领跑纯电动汽车的细分市场,获得了全国市场认可,并在私人用车领域抢占了头筹。
而同样对新能源汽车虎视眈眈的对手们,似乎就没那么顺利了。和北汽几乎同时宣布成立新能源公司的奇瑞汽车,在五年后仅仅交上了1-11月销售不足5400台的尴尬答卷;而有自己一套思路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似乎更专注于混合动力,其纯电动车1-11月销量也仅在5500台左右徘徊。
2万辆后更大的野心
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北汽新能源靠着销量和占有率,在2015年的市场中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今,正好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北汽新能源也正跃跃欲试。
北汽集团徐和谊董事长曾明确表态称,在十三五收官的2020年,北汽新能源年产销要达到40万辆。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底5年间1900%的罕见增长,而只有保持年均380%的增长率才有可能达成最终目标。
作为旁观者,我们也不禁十分好奇,纵然有购车补贴、不限行、不限购、充电桩数量愈发普及的各种政策鼓励,但面对接下来更大的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北汽又该如何应对呢?
在这次的换电式出租车交车仪式上,北汽新能源已经率先交出了最新的产品和方案,作为应对质疑的答案。此次下线交付出租车公司使用的EU220车型,是结合了出租车运营现状推出的中国第一款换电式出租车,3分钟快速换电有效解决以往纯电动汽车充电慢的效率壁垒,显着提升出租车运营公司及司机的经济效益。北汽新能源已经与中石化合作开发快换站的建设,并将实现全球首家换电服务与电池运营一体化的商业运营模式。
而北汽在快充、慢充之外,在北京市场上尝试换电解决方案,归根到底还是要有技术作为支撑。尽管行业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但“技术”确实是阻碍传统汽车企业转型的重大壁垒之一。作为北汽集团战略化布局的重要组成,北汽新能源背靠集团全球产业链优势资源,成立了“两院、两中心、两平台”的创新研发体系,拥有几千人的高端研发人才。
通过整合集团研究总院与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与合作伙伴联合设立硅谷、亚琛研发中心,同时与科研单位创办“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合作伙伴战略平台”,共同攻关前沿技术、布局全球产业链资源。
在整车方面,北汽新能源通过控股硅谷Atieva公司,推进高效集成系统与高性能智能汽车研发;通过控股德国META公司,开展增程系统研发;与意大利Tazzari公司合作,研发全铝框架超轻量化精品轿车。在核心部件方面,北汽新能源与西门子、SK、普莱德、国联电池及大洋电机合资,实现对国内外关键优质零部件资源的掌控。
针对用户充电焦虑问题,北汽新能源为用户提供免费安装充电桩的服务,并与停车场、充电桩企业、充电运营公司、区域经销商联合成立“充电场桩联盟”,以众筹模式提供一揽子充电解决方案,共同建设公共充电桩。经过一年的努力,北汽新能源累计完成充电桩建设超过10,000个,其中北京建设完成2,000个左右的公共充电桩,而私人充电桩则突破8,000个。
而针对短时用车等需求,北汽新能源还创新推出了分时租赁模式。其中,私人领域已投放近2000辆车,注册会员达到5万个,预计2016年达到4000辆规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分时租赁平台;公务用车也将在2016年达到近8000辆的总规模。
“十二五”收官之际,北汽新能源走过了产销2万辆的历史性步伐。而背靠“北汽集团”这块招牌,以及国内新能源车购车环境利好的大背景,也让旁观者对北汽新能源在“十三五”的表现有了更进一步的期待。有理由相信,作为集团掌门人的徐和谊,将来也许会不断出现在北汽新能源的舞台上,说出更多让人激动的数字。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