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银隆纯电动公交车挺进首都 钛酸锂电池获欧盟认证(2)

钛酸锂电池独步全球 当今的国内市场,汽车制造群雄并起,新能源汽车更是百舸争流。在具有特殊意义的京畿之地,作为全球最大的公交公司,北京公交

珠海银隆纯电动公交车挺进首都 钛酸锂电池获欧盟认证

钛酸锂电池独步全球

当今的国内市场,汽车制造群雄并起,新能源汽车更是百舸争流。在具有特殊意义的京畿之地,作为全球最大的公交公司,北京公交公司选择电动车标准可谓严苛。银隆如何能一举击败国内15家竞争对手,一时引来业界的好奇和关注。

银隆纯电动车的“看家本领”,便是其独步全球的钛酸锂电池技术。

2011年,珠海银隆新能源前瞻全球新能源“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需求,战略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成功跨进国际资本市场。这次收购在业界反响强烈,当时国内媒体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为题竞相报道。

彼时,美国奥钛是全球最先进的钛酸锂电池材料和储能系统生产厂商,是全球唯一拥有钛酸锂材料、电力储能、调峰调频系统核心技术的企业,拥有130多项核心专利,其产品已在美国电动汽车、电网及军事领域被广泛应用,受到了全球关注。

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告诉记者,此次收购,一举改变了我国没有锂电池材料知识产权的局面,是中国新能源品牌跻身国际资本市场的优秀典范。对于银隆来说,收购完善了银隆核心材料、核心技术、核心专利的战略理念,为占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提供了必要条件。

以收购美国奥钛为契机,银隆绕开了传统的研发模式,避开了“小试、中试、大试”等复杂的试验过程。在制造“中国心脏”的路上,直接从掌控全球动力电池顶级材料入手,整合国内电机、电控等优势资源,形成了不受材料制约、不受外国制约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此后两年间,银隆新能源先后成功收购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拥有国内优良整车制造资质,并以新能源电池制造为本,打造从材料、电池、动力总成、汽车、到储能为一体的钛酸锂电池闭合式循环产业链。

此后,银隆全力打造新能源总部经济,促进锂电池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先后投资上百亿,分别在广东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庄建成三大生产基地,到2014年,银隆以珠海产业园为核心,以河北武安产业园及石家庄产业园为辅翼的“二区三园”强势产业布局正式形成。

纳米钛酸锂电池具有优越性能,被公认为最具潜力的新型锂离子电池。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银隆一举攻克业内公认的“高安全问题”、“严寒环境条件下使用问题”、“快速充放电问题”、“寿命问题”及“产业化问题”的五大世界性难题,其自主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在多个方面均处同行业领先地位。同时,针对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相对偏低,成本偏高的问题,银隆投入大量技术力量进行专题攻关研发。2015年,银隆研发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与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30%。银隆新能源通过连续数年扩大产能,目前在北方基地河北武安建成万吨纳米级制造基地,建成10亿安时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制造基地,为在全国范围推广钛酸锂电池打下坚实基础。

打入北京市场的480台纯电动公交车,采用的正是这种钛酸锂电池。敖建华举例说,相比普通锂电池耐低温性能差难以满足北方市场需求,银隆钛酸锂电池可在零下50度到零上60度范围内正常充放电;相比普通锂电池充放电循环周期一般为3000次左右,银隆钛酸锂电池循环寿命可达25000次以上;百公里内6分钟快速充电确保全天高效运营,这对寸土寸金的北京而言意义重大。

在整车设计技术方面,银隆充分利用钛酸锂电池的高安全、长寿命、耐宽温的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对电动汽车整车技术进行了大幅改进。创新使用全铝车身技术,率先淘汰电泳工艺,保整车10年以上使用寿命,达到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现已获得欧盟认证。

创新商业模式四方共赢

2014年12月30日,辞旧迎新之际,珠海的蓝天白云再添守护者。银隆生产的42辆纯电动公交车正式交付珠海公交集团投入运营。这是珠海首次大批量投放纯电动公交车。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珠海首次以租赁模式投放公交车运力。此次纯电动公交车运力投放,银隆同珠海公交集团合作采取了“零价供车、十年租赁、十年质保、整车替换、四方共赢”的创新商业模式。即公交企业只根据纯电动车的使用特点,做好运营调度和管理,由车辆生产企业负责对车辆“三电”系统进行十年保修。

这是银隆全新打造的国内电动公交车推广新型商业模式。珠海公交集团负责人表示,此次我市首创租赁模式,成功解决了批量投放纯电动公交车政府及公交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实现了“高安全、轻资产、零风险、高效率”运营模式,“这一创新的项目模式将给全国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魏银仓介绍说,这一模式的出炉,借鉴了国内外成熟的金融租赁和经营性租赁模式,为国内电动公交车的推广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银隆的创新商业模式,真正实现了政府、公交、车企、金融机构四方共赢。

在国内各大城市大举升级绿色公交的风口,银隆的这一创新模式一石激起千层浪。目前,银隆创新商业模式已成功在珠海、湛江、石家庄、邯郸、北京等多个城市投入实践,而在北京、河北、广东、辽宁、内蒙古、辽宁、湖南、黑龙江、四川、天津、湖北等省市,众多城市公交升级换代正在陆续进行。

在大力提升纯电动公交车硬件的同时,银隆在软件上的建设同样让人惊喜。银隆把“互联网+”技术完全融合到售后监控系统,成立了远程监控中心,集三大系统(运营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三电CAN通讯系统)为一体,通过四级管理(电动车仪表控制系统、充电站监控系统、当地24小时售后服务站系统、总部远程监控系统)达到集约实时监控管理。为公交公司及政府各部门能源、节能、运营管理形成集约化管理提供高效服务。

“这套互联网管理系统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唯一投入市场运营的最成功的范例。”敖建华说,“也就是说,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银隆电动车可在世界任何角落做到24小时在线监控,保证安全、质量、售后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