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无法赢得未来汽车大战?苹果还需要追赶谷歌

苹果正计划开发一款新的“移动设备”,它甚至能够运载其用户,即电动汽车。但《经济学人》网站刊文分析称,无论未来的汽车前景如何,科技公司都很难撼动当前汽车行业格局。

科技公司无法赢得未来汽车大战?苹果还需要追赶谷歌

苹果开发便于携带、令人满意的产品的能力毋庸置疑。近日有报道称,苹果正计划开发一款新的“移动设备”,它甚至能够运载其用户,即电动汽车。但《经济学人》网站刊文分析称,无论未来的汽车前景如何,科技公司都很难撼动当前汽车行业格局。

以下为文章摘要:

苹果电动汽车计划的细节目前还不清楚,许多传闻也未得到证实。但汇聚多方消息显示,苹果已经投入了数百人开发一种能够媲美特斯拉的电动汽车。特斯拉是硅谷另外一家科技公司,以生产高速、豪华型电动汽车为主业。另有报道推测,苹果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除了苹果公司外,还有很多科技公司正将注意力转向汽车行业。2月份,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提供打车服务的Uber公司表示,它将在匹兹堡建立一个实验室,开发自动驾驶出租车。索尼近期也向自动驾驶汽车创业公司ZMP注资。而谷歌已经研究自动驾驶汽车很多年。

硅谷科技公司看中汽车行业主要出于两大原因:首先是技术,它已经在改变汽车行业,主要体现在电动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以及全自动驾驶汽车等;另一个原因则是汽车制造商本身存在的不足,容易引来竞争,这主要体现在长期产能过剩、巨大的遗留成本以及一系列大规模问题汽车召回事件等。

但是无论未来的汽车前景如何,科技公司都很难撼动当前汽车行业格局,智能技术只能是其一个组成部分。尽管汽车制造商给人留下采用新技术缓慢的不良印象,但是多数大型汽车制造商都在向电池、其它形式的汽车替代能源以及自动驾驶领域投入资源。

福特和日产都已经在硅谷开设了研究实验室。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的哈龙·哈山(Haroon Hassan)表示,科技公司可能吸引了全部关注,但是汽车制造商都是强大的创新者,并且对它们所在行业非常了解。

以电动汽车为例。像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可能不是十分了解活塞和变速箱,但是电动汽车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电池。以电池供能的汽车有很多优势,包括可在家充电、营运成本低廉、不排放废气。但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还太小,昂贵的电池使得汽车售价不菲,有限的续航里程和充电基础设施的缺乏令多数司机对电动汽车望而生畏。

日产Leaf是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但去年也只吸引了4万买家,远低于日产此前预估的25万人。特斯拉则非常渴望进入大众汽车市场,但是到目前为止,它不得不专心应对电池问题,把很多电池用于大型、昂贵车型中,这导致他们的业务被限制在了奢华的小众市场中。油价大幅下跌也让电动汽车的前景看起来有些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