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何拒绝特斯拉? 难以落户或为主因(2)

相对于上海的“外交辞令”和深圳的沉默,2014年7月25日,杭州市政府的表达是,“为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推

相对于上海的“外交辞令”和深圳的沉默,2014年7月25日,杭州市政府的表达是,“为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推动力度”,因此同意了给特斯拉“免限令”。

“当时上海在给特斯拉发放3000个新能源车牌时,也表达了与杭州市相近的意思。”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补充说。

事出有因

既然上海、广州、杭州和深圳等限购城市可以给特斯拉开绿灯,为何唯独北京市迟迟不肯松口?

从长远看,特斯拉要在全国范围内名正言顺地拿到新能源车牌照,国产,以进入《目录》是必然之举。当然,这也是特斯拉自身的需求。特斯拉全球CEO马斯克此前便曾多次表达过在中国国产的意愿;而就几天前,特斯拉全球高管还曾造访过力帆,此举让业界浮想联翩。同时,对地方政府而言,如果能吸引到特斯拉这条大鱼,无论是提升城市形象,抑或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各方面都大有裨益。于是,杭州市政府在回复中“加大招商引资推动力度”的表态就更耐人寻味了。

基于特斯拉在全球的关注度,想必意欲让特斯拉在自己的地界安家的并不止杭州市一家。同样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对特斯拉网开一面或许也出于同样的考虑。

然而,对北京市来说,国家层面既定的“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布局中,早已将装备制造业排除在北京之外。“面对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北京市方面恐早已心知肚明——即便对特斯拉情有独钟,也未必能留下国产的特斯拉。”张志勇分析称。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分析。面对记者有关何时给特斯拉私人用车发放新能源车牌照的提问,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并没有给出答复。

无论如何,面对北京的雾霾和即将到来的2022冬奥会投票,把特斯拉这些大鱼们放进新能源车摇号池,既是现实的需求,也是符合中央促进新能源车发展精神的契合之举。

3月23日这一周,马斯克将再度造访中国。北京何时对特斯拉“say yes”,答案也许并不远了。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备受质疑的地方《目录》,北京市已悄然将其变为了备案制。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无论特斯拉是否最终落户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