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辆纯电动大巴 杭州产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媲美特斯拉
无论是信息经济的“智慧产业化”,还是以“两化”融合为目标的“产业智慧化”,杭州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乘势而上,不进则退。杭州企业历来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市场敏锐性,不少企业已经借助于“互联网+”实现华丽转身。本报今天起推出“‘互联网+’时代杭州制造再出发”系列报道,深入报道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企业,挖掘他们的创新基因,助推我市实体经济实现新发展。
去年10月16日,“92岁”的7路车,全线换上了西湖·比亚迪纯电动大巴车。25辆清洁环保、零排放、零污染的绿色公交大巴,从此奔跑在城站火车站至灵隐之间。杭州公交集团预计,将在两年内引进1500辆纯电动大巴车。
在这背后,是西湖电子集团的“互联网+”思维、跨界经营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以及杭州制造再出发的底气。
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国经: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必须善用互联网思维,必须植入互联网基因,必须融入信息化和智慧应用的生产要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异军突起,否则,出生之时便是失败的开始。
说玩“跨界”,西湖电子集团可谓是很有话语权。
在大家的印象中,这家企业长期在电视机等传统电子行业中摸爬滚打,曾一度濒临破产,是什么让它绝处逢生呢?
西湖电子集团董事长章国经将其归功于“跨界”:“我们潜心研究国家新型产业发展动向,惊险一跳,跨入了新能源汽车这一全新的领域。”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借了“互联网+”的势。
大胆一搏,老国企“跨界”玩转新能源汽车
西湖电子这家老国企,当家的“西湖牌”电视机,老杭州人都不陌生。
章国经说,在研究国家新型产业发展动向后,西湖电子大胆一搏,跨入了新能源汽车这一全新的领域。
在章国经看来,直到2013年创办新能源汽车电子省重点研究院,才算开启了西湖电子多方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序幕。“去年我们抓住与比亚迪的合作机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研发制造及传统信息电子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这一次“跨界”给西湖电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去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47.8%,“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产值保守估计将新增60亿元。”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