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体验看入华一年的特斯拉还应补强什么?(2)

但作为一款由互联网科技公司打造的汽车,并强调自己可以OTA升级的具备车联网能力的汽车—— 地图导航竟然没有实时路况。 这不是虎嗅君吹毛求疵,尽

从用户体验看入华一年的特斯拉还应补强什么?

但作为一款由互联网科技公司打造的汽车,并强调自己可以OTA升级的具备车联网能力的汽车——地图导航竟然没有实时路况。这不是虎嗅君吹毛求疵,尽管目前许多号称车联网的汽车都没能实现车机导航的实时路况功能,但马斯克和特斯拉作为硅谷科技明星,为中国用户提供的只是一般车机能够实现的地图导航,确实有点令人失望。实时路况能够帮助地图导航计算出最优路线,而不是目前死板的唯一路线,后者的死脑筋会导致超强动力的特斯拉被拥堵在各条环线上——用户的体验当然会非常糟糕,此时更令人添堵的就是豪车用户是置身在一个超简约的内饰环境里。

简约甚至被认为粗糙的内饰已被大量的特斯拉车主吐槽过了,虎嗅君此番也是深有体会,在车门一侧竟然可以没有任何置物空间也是醉了。特斯拉方面也意识到了设计文化上的水土不服,硅谷的极客文化推崇的简约设计在中国遭遇到了一面倒的吐槽。中国车主对豪车的理解和预期是特斯拉要打开销售局面必须尊重和学习的部分,文化的差异是外企入华无法绕开的课题,短时间内无法改造就该边迎合边引导——苹果的土豪金设计很大程度上正是对亚洲文化的迎合,当然因此收获了商业上的巨大回报。

从用户体验看入华一年的特斯拉还应补强什么?

虎嗅注:特斯拉亦庄服务中心内的一台“土豪金”特斯拉,中国车主的“壕”需求,特斯拉必须重视并积极迎合这一用户痛点。

特斯拉中国今年已开始本土化的方向调整,并已开展专为中国车主提供行政座椅加装的订制服务,从而可以令后排座椅更舒适些——至少能够令后排空间无论是坐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更像是尊驾了,而不是简约到被友人笑话“人傻钱多”。

里程焦虑来自:用户心中的“加油”定式

虎嗅君在试驾的一周时间里在两个不同的超级充电站进行了充电,一次是深夜在清河湾高尔夫俱乐部,有四个充电桩,另一次是下午在特斯拉亦庄服务中心,也是四个充电桩。超级充电桩的充电效率确实非常高,40分钟充满了80%,其后用户可以在中控显示屏上清楚地看到逐渐降速的电流和逐渐下降的电压——为了避免过快电流和过高电压损伤电芯,剩下的20%是慢慢充满的。在宁静的夜晚,充电过程中虎嗅君能够清晰地听到电流“经过”车内的声音——感觉就像汽车人即将准备变形,这与加油的体验截然不同。

在体验P85的一周时间里,虎嗅君在行驶过程中多次体会到了传说中的里程焦虑。这种感受跟手机上看到电池掉到60%或50%以下时且身边还没有充电宝或没有充电器的那种焦虑心情很相似。仪表盘屏幕中间显示的电池图标、续航里程数以及在中控大屏左上角的电池图标都只是引起这种焦虑的触发点而已,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最高充电效率的超级充电桩在北京市仅有七处,而广泛分布的目的地充电桩实际与家庭挂壁式充电设施的充电效率相同,每小时充电的行驶里程为50KM左右(220V,3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