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GWh!三季度开工:特斯拉海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上海

4月7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该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

图片来源:上海临港

图片来源:上海临港

上海临港消息显示,4月9日下午,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该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

从建设周期来看,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从产品优势来看,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可以支持千兆瓦时规模的低成本、高密度公用事业项目,灵活性是其一大优势,该电池能随时与电池模块、逆变器和温度系统集成安装,帮助电网更加稳定、可持续。

与此同时,Megapack能够可靠、安全地为电网存储能源,既无需建造天然气调峰电厂,又避免断电。每台机组可存储超过3MWh的能源,足以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

除了上述信息,此次签约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还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落地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新工厂将帮助企业不断丰富能源整合解决方案,优化全球布局。

在特斯拉看来,此次签约,是完善全球生产布局,落实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愿景的重要举措。在储能领域,2019年特斯拉正式推出面向公用事业级储能市场的Megapack大型储能系统,2022年公司将Megapack产品全线升级为磷酸铁锂方案。目前,特斯拉Megapack电池正持续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全球各国发展新能源助力。

电池网注意到,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落地上海背后,是临港片区在“风-光-氢-电-制-储-用”产业领域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布局。具体来看,临港片区以高技术壁垒的叶片制造为核心,集聚有西门子歌美飒、上海电气、艾港风电等一批全球知名风电产业企业;在重要光伏材料及装备领域,集聚有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弘博新能源、理想万里晖、思格新能源等企业,形成持续化绿色发展模式的光伏产业;在锂电材料、储能电池领域,引进了以瑞庭时代、杉杉科技、锦源昇为代表的先进储能类企业;在新能源氢能领域,更是集聚了以康明斯、陕汽德创、氢晨科技、唐锋能源等30多家企业,构建了拥有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聚地。

除了储能板块,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也在上海强势发力。众所周知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于2019年1月开工,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2019年至今,特斯拉持续投资,提升超级工厂产能的同时,还投建了超级充电桩工厂等。

从数据来看,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成为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电动汽车热销亚太、欧洲等地。2022年,该工厂交付超71万辆电动汽车,从乘联会最新发布的预估销量数据来看,3月特斯拉交付量持续增长,上海超级工厂共计交付88,869辆,同比增长35%。

未来,临港新片区将围绕新能源及储能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完善产业政策,通过优化产业体系,推动技术自主创新、提升新能源装备技术水平,加快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在临港新片区的集聚,将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新能源和储能的产业集群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