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力保Model 3量产的特斯拉 哪来的闲钱独资入华?

尽管特斯拉没有公布自己有多少账面现金,有消息称该公司大约持有30亿美元现金,这些资金显然很难支持特斯拉在美国全速前进的同时,再来到中国「独资」建厂。

正所谓过犹不及,当一些车企成了香饽饽,总会有各种城市希望它能来建个工厂,提升一下城市形象。特斯拉就是这样一个不错的「大腿」。

今天上午,南方都市报发布消息,称「从多种途径独家了解到」,特斯拉有计划在广东以独资的方式建立工厂,目前厂址已经选好,项目正在等待相关政府部门批复。这篇报道现在已被删除,但传言已经在网络上遍地开花。

汽车之心第一时间向特斯拉求证,对方提供的官方回复是:

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市场,但关于我们将在广东建厂的传闻,并不属实。

话说回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传特斯拉要在国内建厂了:

去年1月,马斯克宣布了准备在中国建厂的计划,但当时有不少说法称特斯拉中国工厂非独资。

去年6月,还有消息表示特斯拉和上海金桥集团准备投资共约90亿美元在中国建设生产基地,初步拟定将选址上海。但过不久该消息便被否认。

今年2月,特斯拉又传出与上海临港合资建厂,但后来消息也再次被辟谣。

一般来说,我们科技媒体对企业的「辟谣」行为总是会抱有质疑的态度,毕竟越辟谣越可信的案例屡见不鲜。不过只要把以下这些事实谨记心中,就不会轻易被特斯拉国产化的传言忽悠。

一、特斯拉怎么可能在中国独资设厂?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汽车厂商能够脱离法规限制,在中国独资设厂。不过在未来10年内,出现外资占大头的车企倒是有可能。

工信部部长苗圩

(工信部部长苗圩) 爱范儿原文配图

在去年的2016中国汽车论坛闭门峰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曾经透露称合资车企股比放开已经进入倒计时:

长则8年,短则3-5年就会放开。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苗圩提出,汽车企业要抓紧时间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以应对未来出现的外资控股乃至独资车企的竞争。

说白了,哪怕特斯拉真计划在中国建厂,那么独资也是没戏的。

二、为了一点销量就建个厂,真的划算么?

截止至4月3日,特斯拉宣布已经在2017年第一季度交付了超过2.5万台纯电动车,比去年同期的1.48万辆增长了近69%。整体数据还算不错,但是细分到中国市场就不一定乐观了。

在2016年初,ElonMusk在它的香港之行中表示由于2015年中国市场交付量不达预期,故将2016年目标设定为5000台。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外部人士知道特斯拉究竟在中国大陆卖出多少台电动车。

特斯拉在香港

(特斯拉在香港) 爱范儿原文配图

上个月,根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在中国获得的销售收入可能占特斯拉2016年总收入的15%,也就是超过10亿美元。另一方面,有投资者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年销量可能达到6000台。虽然销售收入和销量都比过往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这个量级似乎还是不足以撑起特斯拉的「国产」计划。

三、量产Model3还要烧钱,哪来的闲钱独资入华?

大家应该还记得,在「3·15」之后特斯拉进行了一轮11.5亿美元的融资,用途是巩固其资产负债表,并为Model3的量产而出现的业务快速增长降低风险。

我们不难判断,目前特斯拉的资金利用重点,是如何保证更快、更好地维持Gigafactory的建设进度,并尽快按时把入门级纯电动车Model3交付给已经支付订金的50万消费者。

建设中的Gigafactory一角

(建设中的Gigafactory一角,图片来自:Electrek)

尽管特斯拉没有公布自己有多少账面现金,有消息称该公司大约持有30亿美元现金,这些资金显然很难支持特斯拉在美国全速前进的同时,再来到中国「独资」建厂。

在讨好中国消费者成为全世界车企的日常行为之后,特斯拉的确也有必要想想如何提振中国销量,但是在资金紧张,新车量产压力巨大的背景之下,国产特斯拉还是有点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