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去年净利润33.24亿元 加大高端新能源产品投入

长安汽车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45.66亿元,同比增长19.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47亿元。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官网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官网

4月19日晚,长安汽车(000625)发布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45.66亿元,同比增长19.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47亿元。

智能汽车,长安汽车,自主品牌

长安汽车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单位:元)

长安汽车表示,此次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据悉,长安汽车的主要业务涵盖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并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出行服务、新零售等领域,进行多维度的产业布局。公司旗下现拥有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等自主汽车品牌,并通过合营企业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生产销售合资品牌车型。推出了包括CS系列、逸动系列、UNI、欧尚系列、神骐系列等一系列经典自主品牌车型;合营企业拥有全新福克斯、福睿斯、锐际、锐界、探险者、冒险家、昂克赛拉、CX-5、CX-8、CX-30等多款知名产品。同时,打造了逸动EV、新奔奔EV、CS15EV等新能源车型。

2020年,长安汽车实现整车销售200.4万辆,同比逆势增长14.0%。其中逸动PLUS自去年3月底上市以来,连续9个月破万,稳居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第一位;CS75 PLUS连续9个月销量突破1.5万以上,助推CS75系列全年销量突破26.7万辆;CS35系列累计销量达百万,稳居小型SUV前列。

长安汽车加速落地“北斗天枢”计划,成立软件科技公司,打造整车软件平台,深耕软件定义汽车。举办第二届“北斗天枢”成果发布会,与重庆市签订天枢科技项目合作协议,聚焦L4级以上自动驾驶平台开发、自动驾驶整车开发、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等3大业务,2025年后实现驾驶平台量产及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完成国内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行业首发视线亮屏、抽烟自动换气、唇语识别等,推动智能交互由“语音为主”向“语音+视频”进化。参与主导制定首个中国汽车多媒体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多媒体融合技术开始走向世界。

此外,长安汽车还深入推进“香格里拉”计划,完成长安新能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四方战略投资者。掌握了七合一电驱动总成、纯电平台EPA1、EPA2、安全电池等17项核心技术。与宁德时代、奥动、国网、铁塔等换电联盟伙伴打造的长安新能源首座智慧换电示范站正式对外开放并投入示范运营,动力电池换装1次仅用时30秒。蓝鲸2.0T纵置B样机成功下线,标志着长安蓝鲸2.0T纵置发动机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将进一步助推轻型车项目实现开发费用降本。

去年11月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宣布,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旗下高科技的高端智能产品即将推出。

电池网了解到,长安汽车2021年的经营目标是:力争实现产销汽车超过215万辆。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预计2021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投资计划为3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股权投资1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聚焦新产品和研发能力建设,加大了高端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并持续提升智能化、造型等核心研发能力及数字运营能力。股权投资主要是支持中高端品牌发展,强化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运营投入,继续布局出行和产业生态拓展。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情况,结合经营及融资环境状况,研究制定多种渠道的资金筹措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据长安汽车最新公布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销售汽车64.11万辆,同比增长111.56%。其中,3月份公司销量达到22.64万辆,同比增长62.02%。

新能源方面,长安新能源第一季度整体销量破万台,达到零售12096台,同比增长1543%。具体车型方面,奔奔E-Star零售达到5286台,同比增长4620%;奔奔E-Star国民版,零售达到6056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