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事故不断 产能地狱与反复跳票:特斯拉破产还有多远?(2)

在特斯拉整个公司严格把关预算的情况下,由于员工流动性太高,AutoPilot部门的工资涨薪到硅谷平均水平。 特斯拉的核心秘密 如同特斯拉管理文化中一切

在特斯拉整个公司严格把关预算的情况下,由于员工流动性太高,AutoPilot部门的工资涨薪到硅谷平均水平。

特斯拉的核心秘密

如同特斯拉管理文化中一切以马斯克为核心的运转,马斯克的这场控制同样表现在所有的环节都自己研发,重资产的运营模式。

如果特斯拉愿意将电池组装、底盘、车身这些核心项目外包,可能也不会面临如今的产能瓶颈,但也不会在经历危机后成为一家真正手握生产线的“车厂”。

除比亚迪以外的大部分新能源车公司,只研发如“三电”等一个或者几个主要环节,剩下的环节会交由供应商代工,这种轻资产模式,只需要与供货商合作将汽车各部分组合起来即可。它可以节约成本控制现金流,但难以控制产品品质、价格,受合作伙伴影响大。

2013年,是电动汽车的倒闭潮,与特斯拉先后时间创建的电动车Vogo、Coda都因为资金、量产等问题先后倒闭。如果要对比特斯拉与其他电动车的最大不同,是它采取了重资产模式,巨额投入生产研发:将电池技术与松下利益绑定,并且自己组装;电机与电控也自己研发,所有的一级零部件均自己生产,也是率先推出自我研发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厂。

“如果传统厂商来做电动车,特斯拉的电池管理技术比老牌车厂领先十年。它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来分析电池的损耗。”一位员工告诉《财经》,“它也有世界领先的电机技术,好的电机可以把电池的利用效率提高10%左右。”

完全自营、所有核心一级零部件自己组装的特斯拉,这种重资产模式对资金量要求巨大。封闭的商业模式曾经在危机中多次救特斯拉于生死。马斯克曾4000万美元买来的丰田前工厂,由于自己生产组装所有一级零部件,它后来接下丰田的5000万美元的零部件生产,既挽回了现金流,也积累了实战经验。

但这种模式同样带来了问题。随着新能源车的崛起,主流动力电池都以软包和方型为主,是相比于圆形电池更优的电动车电池方案。而特斯拉在早期使用松下圆形电池,所有的经验都在圆柱形电池,只能与松下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绑定。

“特斯拉现在能够实现2年完成一辆车的生产流程,根本上是因为它小,所以决策扁平化,执行迅速。”齐蕾认为,“当特斯拉从小厂商跻身大厂商时,很多事情就没有现在这么简单了。”

众多接受《财经》采访的人士认为,特斯拉的管理几乎是马斯克的个人意志,他成就了特斯拉,与此同时,这家公司最危险的不单单是现金流与产能,而是“只要马斯克一走,公司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