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钴价不是唯一烦心事 倒闭传言四起中国成特斯拉救命稻草?(2)

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消息,对于国内车企而言,似乎并不如消费者来的那么欢喜,是“鲶鱼”——刺激国内汽车竞争,给未来国内汽车厂商培养新时代电动

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消息,对于国内车企而言,似乎并不如消费者来的那么欢喜,是“鲶鱼”——刺激国内汽车竞争,给未来国内汽车厂商培养新时代电动车人才;还是“入侵生物”——彻底摧毁国内本就艰难而行的产商造车之路?这个结果可能只能由时间来证明了。

在外国车企不断渗入国内市场的同时,国内的汽车商家也在不停的洗牌收购,甚至是一些汽车行业外的企业也纷纷挤入这个大风口中。

2018年5月15日,长园集团披露《关于收到格力集团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的提示性公告》。根据公告,格力集团拟通过部分要约方式取得其20%的股份,要约价格19.8元/股,相比于长园集团停牌前价格溢价14.06%,以要约价格计算,收购所需资金总额约52.46亿元。

这是继一年多以前格力收购珠海银隆受阻之后,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发起的又一次冲锋。资料显示,此次格力集团拟收购的长园集团于1986年由中科院创建,由于长园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与电动汽车相关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所以这次收购再次引起了业界关于“格力造车”的猜测。

对于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车布局,市场上有着种种猜疑,尤其是结合格力电器的突然不分红,或有市场人士认为其两者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相比于“董小姐”的布局造车之路,近日,京威股份收购江苏卡威的议案却没有那么好运,据悉,收购失败的原因是“在业绩承诺方面,经反复沟通与磋商,交易双方未达成一致”。

京威股份近年来对于跨界造车的雄心壮志非常明显,据相中国汽车报显示,2017年,京威股份先是拟投资超过80亿元在德国建设新能源汽车厂;后来又拟投资5.4亿元,与其他公司合资组建“宁波京威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生产钛酸锂电池,接着又发布公告称,将与其他公司合作,在宁波市奉化区投资建设年产30万辆的清洁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规划总投资约人民币170亿元。在德国和宁波的项目均未有大进展的情况下,京威股份在今年3月又公告,准备在秦皇岛投资建设一个年产30万辆高端新能源整车的生产基地,该项目规划总投资约160亿元。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迟迟没有回报,最终股东对其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产生了分歧。

据相关资料显示:据了解,2015年京威股份就开始对外发债,仅2017年新增借款金额就有11.87亿元,包括公司债券5亿元,银行贷款3.37亿元,其他借款3.5亿元。2018年1月京威股份又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规模不超过2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借款和偿还公司债券。而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由2012年上市之初的7.7%,上升到2017年的52.16%。 如果以盈利性来判断是否成功的话,京威股份到目前为止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皆为失败。

如果以盈利性来判断是否成功的话,京威股份到目前为止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皆为失败。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犹如一个围城,城外的企业挤破头想进去,城内的企业的状况也只有自己知道,或许,所谓的“风口”不单单能把所有前方的物品吹起,同时也是伴随着“浪尖”的存在。一哄而上的投资者们,谁将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