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新:要理直气壮地搞电动车 是智能化最好平台
不久前,在江苏常州举办的“2015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动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志新博士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所谓“在中国电动车用的电并不清洁”的说法道理并不充分,今后大家要理直气壮地为电动汽车鼓与呼。
作为中国电动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志新首先谈到了国内有关电动汽车标准的状况。“目前已经批复成为标准和正在报批的相关标准有77个,其中有六七个还在正在研究制定之中,里面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关标准,还有一系列标准正在研究制定的过程当中。”
对于最终在电动汽车相关领域将形成多少个标准,吴志新预计:“未来我们标准的数量应该在120~130个左右,可能还会涉及到智能网联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协调关系。可能还有跨界的标准,也会和电动车辆及一些能源技术网络公司,包括通讯网络公司共同制定一些标准。”
谈到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吴志新表示,经过三个五年规划也就是差不多15年左右的努力,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技术与生产基础,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国际标准法规的热点现在仍然集中在电动汽车的安全、充电接口,并且更加关注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系统。我们标准化的工作也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有些已经被相关国际组织所采纳。”他不无骄傲地说,“与以往我们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直接引用欧洲等国家标准不一样,在电动汽车国际标准和法规修订协调过程中,我们的话语权是比较强的。”
最优秀的企业做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话语权,谁就有可能在该项领域的技术路线、相关核心产品采用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中国在电动汽车标准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完全与当前我们所具有的实力和庞大的市场预期相关。吴志新认为,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是成体系的、完整的,现有的标准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家电动汽车在市场准入、科研、产业化以及商业化等方面的需要。
鉴于中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煤电模式,社会上对于中国电动汽车所用电力是否“干净”有所质疑,对此,吴志新并不以为然。他明确表示,从全寿命周期来看,用电一定比用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有非常明显的下降。
吴志新举了北欧、美国等好几个国家的例子以及包括著名的美国阿岗试验室在内的一些研究,来说明煤电联供的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他强调说:“你不能把工厂里的动力源、冬天取暖的热源,甚至是一些小区洗澡用的热源全都置之不理,而把二氧化碳排放全都算到电动汽车身上。况且,我国南方有许多水力发电,目前的风力发电也在逐渐增多。而且,对于电动汽车本身的充电,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夜间的电力波谷进行慢充,那将使整个电动汽车的用电循环及管理变得更为合理。”
对于我国电动汽车产品的总体表现,吴志新认为,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工具的基本属性,其“好与坏”的评价更多还是应该从使用感受上去体会。当前,从性能上看中国的产品并不比国外的差,在续航里程、加速性能等一些关键指标上也并不输给世界上一些知名品牌的电动汽车。
“但是中国电动汽车在质量和可靠性上,尤其是在许多细节方面,包括电池管理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最令吴志新忧心的,还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而是国内排在前几位的大汽车集团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不作为。“由于有强势合资伙伴的撑腰,这几家大企业虽然也有一定的电动汽车相关产品,但是他们致力于发展电动汽车的兴趣并不高。”
吴志新认为,电动化是智能化最好的平台,无人驾驶车最好是在电动汽车上实现,应该整个全电动控制。“因为电动的驱动要比用油的传统汽车要好控制得多。未来,智能化、网联化需要一个大的顶层设计标准体系。”这些都会与电动汽车紧密相关。
说到未来的发展,吴志新透露:“总体的目标希望有三个,一是希望可以提出系统、科学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和发展计划,二是能够满足科研产业化、商业化运行和政府管理的需求,三是可以促进国家智能标准化工作,能够推动我们的标准化走向世界,这是我们制定标准化路线图最主要的目的。”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