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变革?宁德时代能否开启一个钠电池时代(2)
每一次技术路线变革,都是行业洗牌的时机
技术路线的变革,既可能是护城河,也可能是阻碍前进的高墙。
过半的市占率,确实能够带来规模优势,线性分析的话,理应强者恒强。但市场从来不是线性发展的,宁德时代仍要研发电池的新技术路线去维系已有市场的领先、开拓新的市场,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拥有更多增长点,才能持续被资本市场看好。
在目前市值达到阶段性高峰之后,宁德时代看起来却又危机四伏。
首先,2016-2020年,宁德时代营收分别为148.8亿、200亿、296.1亿、457.9亿、50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3.70%、36.29%、32.79%、29.06%、27.76%。营收增加,毛利率却逐年下降。今年的原材料价格变化,很可能导致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其次,尽管一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份额相比2020年增速明显(24.82%扩大到31.67%),但2020年宁德时代34GWh的装机量仅领先第二名LG化学3GWh,且LG化学2020增幅超100%,而宁德时代2020年增幅仅为2%。未来宁德时代必须维持更高的增速,否则全球第一的王冠迟早会掉落。
第三,一辆新能源车的电池成本往往占到30%-40%,导致汽车主机厂在与动力电池头部供应商谈判时往往难以掌握主动权,多家车企都在谋划自建电池产业链,或者是寻找其他供应商作为备选。扶持二供,这也是苹果建立对产业链、供应链强势掌控地位的不二法门。
比亚迪推刀片电池,广汽埃安推弹匣电池,蔚来推固态电池,大众推方形“一体式电芯”概念……主机厂似乎都希望在电池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概念,去占领消费者心智。
有分析师告诉亿欧EqualOcean,新能源汽车2021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对动力电池的高预期需求,不管主机厂是否选择独立做电池,都不会放弃对电池的研究,借助电池体系创新建立自己在模组、PACK、BMS管理系统、电芯等方面的独到优势。
不过毛利率下降的宁德时代,其实也具有一种“低价壁垒”的优势。
毛利率下降,意味着行业对潜在入局者的吸引力下降;营收上升,意味着马太效应下入行门槛也越来越高。主机厂研发电池,动力电池厂商也并非不能去撬动合作,借助合作研发,还可以与主机厂建立更具信任感的关系。
正如研发出弹匣电池的广汽埃安,其电芯也并非自产,而是来自中航锂电。尽管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曾提出,广汽集团3年内实现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电芯规模化搭载应用,但若无大规模产量摊薄成本,主机厂并不会放弃外采电芯或合作研发电池。
钠电池相对于锂电池,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成本可降空间很大。如果能够作为动力电池量产,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从30%-40%降到20%以内,宁德时代如今发愁的上游涨价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一旦有了低价优势,就能快速建立起新的竞争壁垒:对上游涨价,有更多牌可以打;对下游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产品;在国家石油安全、大宗商品层面,也能缓解稀缺金属资源的对外依赖度。
但钠电池的劣势是,技术成熟还需要时间,此外盐湖提锂等新开采技术也会增加锂资源供给,“围剿”新生的钠电池。
吴辉告诉亿欧EqualOcean,钠电池的制备工艺和锂电池接近,成熟的锂电池工业体系有利于钠电池产业化,其原材料成本可以比锂电池低50%左右,且安全性更佳,目前循环次数与锂电池区别也不大。
但是钠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有天花板的,对能量密度较为敏感的电动车不可能靠钠电池实现较长续航。虽然钠电池不适合电动车,但未来钠电池是否能成为动力电池,其实就看成本能降到多低。成本够低,那主机厂就会有动力去想办法适配钠电池。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曾在一次论坛中公开表示,如果全世界的车都使用锂电池,全世界的电能都用锂电池储存,锂资源根本不够,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电池是首选。
但吴辉的判断是,随着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盐湖提锂等技术也将同步发展,技术进步将会平抑价格上涨。我国锂资源整体储量是丰富的,只是盐湖卤水资源占90%,品相较低、开发成本较高的盐湖提锂不如硬岩矿提锂主流,锂资源更多依赖海外锂辉石供给。但价格上涨之下,盐湖提锂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未来锂资源供给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另外,由于锂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有研究人员认为,二次资源的锂在2030年将对总供应量产生重要影响。
锂矿不会缺,更值得担心的是钴、镍等金属短缺。钴、镍是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金属,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等三元材料正极都离不开。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8年发布的数据,中国锂储量约320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0%,世界排名第2位,仅次于智利。但中国钴储量约为8万吨,仅占全球储量的1%;中国镍金属储量为300万吨,仅占全球4%左右。
锂电池体系下,蜂巢能源、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都推出了实验室阶段的无钴电池。国内也已经有研发团队开发出无钴高镍的钠电池氧化物正极材料,钠电池研发加速之下,未来或许可避免对钴的依赖。
写在最后
钠电池究竟是短期风口还是长期趋势,还需要看宁德时代7月份发布的实物产品判断。
中科海纳等公司推出的钠电池已经适用于储能电站、低速电动车,但要说大规模商用,仍然需要龙头企业来推动。
钠电池将会在3-5年内帮助宁德时代建立一个更加牢固的“低价壁垒”,但资本市场需要一个阶段性产品去承载更多想象,如果7月份发布的钠电池产品只适用于储能,那就很难再打开资本市场新的想象空间。
6月11日是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三周年,6月10日还会迎来9.52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的上市,解禁市值约4000亿元。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业内更期待看到宁德时代的钠电池新品,在预期之外还会有哪些新适用场景。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