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已启用187座换电站 未来换电价格或低于1元/kWh
在市场低迷的当下,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已经日渐明晰。
6月5日,“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沙龙在北汽新能源总部中国蓝谷举行。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在会上表示:“目前换电价格在1-2元/kWh,与快充基本相当,但对用户来说,节省了充电时间,且不会影响电池寿命。下一步,换电价格可以降到1元/kWh以下,将更有助于to C市场开拓。通过换电技术的升级,电池梯次利用的价值挖掘,以及作为分布式储能参与电网的削峰填谷,再加上锂电池成本的大规模下降,各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已经显现。”
据北京汽车蓝谷营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风介绍,换电模式推广的主要瓶颈在于便捷性和经济性,目前北汽新能源均已实现重大突破。在北京,北汽新能源的换电站布局已可满足市区2.53公里的服务半径(即2.53公里距离内可找到一个换电站),郊区服务半径达5.6公里,对于用户来说,便捷性近似于加油站。在经济性方面,北京出租车采用换电模式后,日均订单数量增长了25%,运营里程提升了38%,司机收入增加了30%;在换电站运营方面,单个换电站的投入大概为300万元左右(如需电力增容,投入会更大一些),北汽新能源已可实现两年半收回整个成本。王春风说:“to C确实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做支撑,北京已经具备这种时机了。另外,在厦门、兰州、昆明等对公运营较好的地方,也逐渐可以满足这种条件。今年,我们计划将有3万台换电车辆投向市场。”
据悉,北汽新能源在换电模式上的探索与布局已达10年之久。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19个城市建成并启用了187座换电站,投入运营的换电车辆达1.8万台,已累计完成换电480万次,换电车辆行驶总里程达到6.9亿公里。
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玉军表示,北汽新能源从2011年左右就开始着手换电技术的预研, 2014-2016年进行换电产品的开发和验证,2016-2018年开始探索换电模式的示范运营,实现商业化运作,自2018年以来,已进入大规模运营推广阶段。
在技术方面,北汽新能源已掌控车辆定位系统、快换连接系统、底盘换电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快换电池箱、换电网络运营管理等多项关键技术。尤其是拥有强大“识别能力”的动力电池评估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池追溯、监控、评估及运营的一体化网络平台,可通过车辆充电数据与快速检测数据实现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快速评估,评估时间<0.5小时,评估精度>90%。此外,北汽新能源“安全高效纯电动乘用车换电技术”项目,还成功斩获了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
在产品方面,北汽新能源已陆续推出了EV160/EU220/EU260/EU300快换版等换电车型,最高的单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85万公里,安全性整体远高于充电车型。下一代产品则采用全新平台正向开发,包括ARCFOX品牌,同步考虑充电与换电车型,续驶里程可覆盖400-700公里,全面进军to B与to C市场。
同时,换电站也几经升级,如今占地面积已减至70㎡,换电时间已从3分钟降至1分半,电池适配率大为提高。
在关键的盈利能力上,北汽新能源一方面通过电池包的平台化、通用化开发,可以实现不同车型、不同电池技术路线的兼容,达到规模降本的目标;另一方面,围绕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推进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开发了退役电池整包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可将不同种类、不同型号、不同平台的电池包整合到一个系统中,提高退役电池包的利用率,改善产品经济性。此外,还开发了独有的异构兼容和热插拔技术,在西藏建成了首个1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2019年5月获得了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三等奖。
此外,为解决标准化问题,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北汽新能源充分发挥国企与行业头部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宁德时代、SK、奔驰能源、奥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格林美、豪鹏等产业链伙伴深入合作,建立“卫蓝生态联盟”,推动整个换电行业的标准化进程。据了解,我国在换电模式相关的术语、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验收、快换电池箱、电池系统接口、换电站、运行服务网络、运行管理、服务管理、换电车辆安全性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已制定发布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8项。未来,还将共同致力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重构与创造,链接整车制造、能源管理、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四大领域,构建物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跨专业、跨领域生态圈。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我爱电车网微信](http://www.itdcw.com/uploads/allimg/150421/1_163235654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