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瑞沃能:预计沃特玛电池二季度出货量达2.5GW(2)
十五、未来两到三年,锂电池在续航里程这方面有没有很大的突破?因为不管是补电车还是充电桩都不是很方便。
动力电池在整个材料体系被新的材料体系取代之前,乘用车在续航里程方面有很大突破的可行性不大。站在客户的角度,像加油一样使用充电桩充电,在没有建桩的地方使用移动补电车充电是能满足使用需求的。
十六、我了解到国轩那边电池的生产成本可以做到1元,那么请问公司这边电池的生产成本为多少?
国轩那边应该是电芯的生产成本,我们这边是电芯加pack的生产成本,再加上一些管理费用,目前生产成本在1.3、1.4元左右,我们目标是降到1.15元,电芯这边未来会做到0.6元。
十七、今年一季度来看,客车销量下滑,像国轩的业绩是负增长的,为什么贵公司的业绩增长很好?请问销售到哪方?
一季度主要是补电车,还有一部分是申龙的客车。二季度主要为一些物流车和重卡,可以看到二季度恒天、大运、中通等合同履约情况都比较理想。
十八、我了解到目前公司并不在像中通、金龙等主流汽车厂商的前五大客户中,请问一下公司今年在汽车厂商中的内部份额有没有提升?
我们与中通签订的是8千辆客车,安凯客车是2千辆,中通那边还有1.5万辆物流车。
十九、今年一季度乘用车的畅销车中,有7成是使用三元电池的,乘用车选用哪个公司的电池是有黏性的,短期内是不会更改的,那么公司是否在乘用车一块已经丧失了先机?
沃特玛在客车和专用车领域布局比较早,乘用车方面是基于在充电解决续航里程之前,布局会稍微慢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再乘用车领域就失去了先机。今年5月份我们与华泰汽车签约就有1万台乘用车的订单,目前虽然我们只与一家签了订单,实际上我们与乘用车厂商电池测试的合作是不止一家的。
二十、贵公司目前的库存情况如何?
这个报表上会有体现。我们主要是在原材料方面有25-30亿之间的库存。
二十一、地方政府需要实现30%的新能源车替换,那么地方政府融资会受到一些限制,贵公司这种模式对于地方政府的融资是否有些困难?
我们有几种模式可以解决地方政府资金方面问题,像融资租赁,分期收款等。
二十二、由贵公司牵头的这个联盟有什么进入的门槛?都是些什么级别的公司进入?进入之后的联盟成员有什么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联盟是2013年成立的,成员每年都会有一些小调整。核心成员是以电池为核心,包括电机、电控、动力总成与运营公司,并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门槛,我们筛选的原则是该公司在自己的领域必须是国内排名前五的。“共创市场、共同创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是联盟的一个宗旨。我们有一个研究院,在技术与创新方面可以带来共同创新,在资源方面共享等。至于说义务,在中国锂电行业大家都知道电池的上游和电池都是一起走过来的,对于联盟来说最大的特性体现在一起开发市场、一起创造市场、一起做技术创新、一起做产品创新,来谋求倍速的发展。比如说2014年以前,中国的纯电动公交车基本上是250万元,联盟2014年推出的公交车在100万-150万之间,今年联盟是要把10.5米纯电动公交成本控制在60-80万之间,这就是联盟一直在致力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联盟的核心企业是无条件的一起参与进来。联盟80万的公交是依靠快充、整车轻量化技术做出来的,依靠产品和技术两者的创新来实现。总的来说是一种相对的软约束来规范联盟企业,此外联盟内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联盟的质量标准来生产产品,这就是一种硬约束。从某种程度上联盟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但从市场开发和技术创新来看,联盟是一个抱的很紧的组织。
二十三、请问一下电池中像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哪些方面的成本是可以降的?
今年原材料整体来说变化不大,正极材料有上浮趋势。联盟与上游原材料公司有要求,要求隔膜、钢壳等有一个轻量化的目标,其次原材料必须降价,我们电池日产量上来了,那么要求钢壳等价格必须下降一点,因为钢壳规模化生产了,假设它降价15%,也并不代表它没有利润了。同样的道理,第一使用全自动化生产线对电池规模化生产,原来需要125人左右的车间,现在只需要23人左右,人工的成本及管理成本降下来了;第二原材料都在放养,其实我的采购成本是会下降的;第三规模化生产也使得电池的生产成本下降。所以我们的售价下降,但净利润是可以保持不变的。
单位电池里提高能量密度,实际上我们的成本就降下来了,从另一个方面讲就是提高单位电池的含金量。降价的空间像隔膜、电解液等会偏大一点,像正极材料等会偏小一点。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