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 12年造就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2)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是由于一系列适时恰当的人才吸引政策,才使得今日之国轩高科,拥有着一支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企业内外,各条“战线”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是由于一系列适时恰当的人才吸引政策,才使得今日之国轩高科,拥有着一支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企业内外,各条“战线”,均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有情怀:不驰空想 不骛虚声

无论是自主培养、海归还是外专引进人才,国轩高科从来都不吝于奖励和荣誉。工程研究总院科管中心主任刘玉青说,国轩高科从荣誉奖励、外专、职称、平台等多个方面给予高端研发人才以全方位的服务。

工程研究总院科管中心胡成兵介绍,每年的国家千人计划、庐州英才计划、省特支计划等国家级、省市级的项目申报都是科管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

“不驰空想,不骛虚声”。对于高端研发人才全方位、有情怀的服务,换来的是累累硕果。

2010年进入国轩高科,从基层一路上升为国轩高科庐江板块董事长的杨续来博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杨博士是省特支、庐州英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28创新团队带头人;先后获得省市区资金配套资金奖励。”

再如前文说到的80后外籍博士Athar,2018年成为合肥市友谊奖的获奖人,成为当年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外国专家;比如工程研究总院系统研究院院长林志宏、俄罗斯专家Azat Alimbekov 入选了省外专百人短期项目等,不一而足。

国轩高科在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方面不仅非常重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工作站、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平台建设奖、省市博士后科研资助、海外留学择优资助项目……这些都能看到国轩高科人留下的浓墨重彩印迹。

十多年来,国轩高科千余名高层次人才组成电池专业研发团队,累计申请专利1923项,授权801项,授权发明专利占比21%;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95项。2018年,国轩高科“智能工厂”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国轩高科-南洋理工智慧能源实验室落成剪彩。

有了高端人才的强力“加持”,国轩高科自主研发创新动力电池的技术方能不断进步,“誓做全球能源储存和应用产业的领导者”的愿景才能尽快实现。

有远见:以人为本 创新为魂

除了大量引进挖掘中高端研发人才外,国轩高科在人才储备方面也一直放眼长远,未雨绸缪。

国轩高科跟哥伦比亚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等签约,约定未来五年,每年每所高校为国轩高科培养20名硕士、博士,五年后将培养出300名具备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

此外国轩高科跟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圣地亚哥大学等高校也建立了交流访问机制,国轩高科访问学者将有机会和这些一流学府的教授学习交流一年。

董事长李缜表示,此举是希望国轩高科的核心高端人才在交流过程中间得到锻炼和提升,进而开拓国轩高科员工的全球视野和提升国轩高科整体的研发实力。

国轩高科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企业人才观。董事长李缜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态:国轩高科“只有在人才、技术、产品、合作等方面都走在前面,才有未来。”“我们要努力成为全球一流的电动汽车技术型公司,就必须聚集一流的人才,我也希望所有人才在这个过程中间努力提升自己,我们的技术才能不断地抢占全球的制高点。”。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安徽省科技创新产品展,在听取了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关于动力电池产品开发、科技创新及市场发展等情况汇报后,连连称赞“国有品牌,很有希望”。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立足当下,放眼长远。董事长李缜预言,基于新能源领域的材料技术突破,2020年,将是全球新汽车工业革命的元年,2020年到2030年,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就将实现从200万辆到2000万辆产能的跨越。

未来已来,Ready?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