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借势?谁借力? 江淮大众欲搅动中国新能源产业格局(2)
虽然目前有关乘用车企业油耗管理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应“分”还是应“合”的讨论仍未有定论,但大众与江淮的合作无疑也是看到了该市场发展的契机。
资质抢夺战
更值得玩味的是,在大众、江淮谅解备忘录签署后,9月8日,大众汽车中国在官网发布了一项重要声明,称大众汽车集团与其在华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合作生产、经营,以及所有的投资计划、产品计划与市场投放都将按规划正常进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穆伦在今年6月的说法,大众已制定了未来电动车发展战略,计划2025年之前推出30款全新电动车型。而大众汽车集团此前宣布未来3-4年将推出的15款中国生产的新能源车型仍将会由现有的两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生产。因此有分析称这两者间的差额或将由大众江淮的合资公司完成。
“由于大众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上主要走的是插电混动,所以主走纯电动路线的江淮与大众或许可以进行互补合作。也就是说,未来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将会放在纯电动车型的身上。”汽车分析师张仁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虽然江淮汽车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有关与大众的合作不便再发表评论,但却表示江淮iEV纯电动车历经10年、7代研发,已经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今后重点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大技术平台。
事实上,江淮在新能源的布局上早已动作频频。之前不仅已和三星电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设备和关键部件方面进行合作研发;还宣布与普天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计划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营、配套产品制造与服务产业平台。
按计划,到“十三五”计划末期,江淮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0万辆的规模。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将占江淮总产销量30%以上。同时大众汽车集团也预期到2025年其纯电动车的销量将在200万-300万辆之间,占总销量的20%-2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12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也实质上提高了准入门槛,反映了政府对新能源整车生产投资“过热”的反应,未来新能源车企总量将被控制。
另据中汽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信部的目标是未来新建的新能源车企不超过10家。目前除北汽新能源和长江电动获得的两个资质外,还有近30家企业在通过各种途径试图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在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趋于严苛的大背景下,对资质的争夺无疑将变得异常惨烈。
“之前蔚来与江淮的合作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大众与江淮的合作虽然与此有着本质区别,但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越来越难取得的情况下,这两者间的合作仍存不少的变数,这当中博弈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上述分析师称。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