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辉能源:上半年动力电池产能3.7Gwh 明年底产能或达10Gwh
9月26日,鹏辉能源(300438)在与投资者交流互动时披露,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产能3.7Gwh,圆柱1.8Gwh,软包0.35Gwh,方形铝壳1.55Gwh;公司计划年底动力电池产能扩大到6.8Gwh,其中规划圆柱3.66Gwh,软包0.74Gwh,方形铝壳2.4Gwh;计划明年年底动力电池产能扩大到10Gwh,圆柱4.9 Gwh,软包1.1 Gwh,方形铝壳5 Gwh。软包可能会提高,根据市场需求调整。
另外,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在100Mwh以上,销售金额约2亿元左右,毛利率约30%。方形铝壳主要客户是东风特汽、江苏金阳光,圆柱主要客户是长沙众泰,陕西通家,软包主要客户是江南T11、知豆。
主要交流情况如下:
1、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产能如何,圆柱、软包、方形铝壳分别占比多少?未来产能规划怎样?
答: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产能3.7Gwh,圆柱1.8Gwh,软包0.35Gwh,方形铝壳1.55Gwh;公司计划年底动力电池产能扩大到6.8Gwh,其中规划圆柱3.66Gwh,软包0.74Gwh,方形铝壳2.4Gwh;计划明年年底动力电池产能扩大到10Gwh,圆柱4.9 Gwh,软包1.1 Gwh,方形铝壳5 Gwh。软包可能会提高,根据市场需求调整。
2、上半年动力电池销售情况如何?圆柱、软包、方形铝壳分别对应的客户是哪些?今年动力电池毛利率怎样?
答: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在100Mwh以上,销售金额约2亿元左右。方形铝壳主要客户是东风特汽、江苏金阳光,圆柱主要客户是长沙众泰,陕西通家,软包主要客户是江南T11、知豆。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毛利率约30%。
3、公司新建生产线每1Gwh的投入成本多少?设备主要来自哪?设备交付周期多长时间?
答:公司新建生产线每1Gwh主要设备投入在1-1.5亿元;考虑到公司实际情况,以及未来产线的灵活调整和产能的积极调配,公司生产线采用分段建设,其中前端设备主要是国产设备,后端主要为进口设备。进口设备交付周期大概6个月左右。
4、公司未来在供应链上下游方面发展思路如何?
答:公司会以各种适当的形式实现与上下游优质厂商深度合作,以达到更好的产品议价能力、减少生产成本、提供更好产品定制化服务、增加产品销量等。计划成立产业基金,深化产业协作,重点布局新能源整条产业链,发挥协同效应。目前已在体外投了整车分时租赁运营公司warmcar,后续将向上游布局。
5、铝塑膜的采购主要是国内的厂商还是日韩的一些厂商?
答:铝塑膜的供应渠道很多,国内国外都有涉及。主要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客户如果指定用国外的话,公司也会从国外采购,但是动力电池这块还是以国外铝塑膜为主。
6、公司正在开发哪些新客户?新客户开发的关键有哪些?从客户接触到销售合同的签订大约需要多长的周期?
答:公司目前现在正在与上汽五菱等车企接洽,具体合作情况,需等上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之后才能确定。在新客户的开拓过程中,公司的产品研发技术、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订制化、以及产品售后服务等都是客户考虑的重要指标,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研发能力,优质的产品订制化服务,出色的品控能力等优秀品质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动力电池新客户开发的周期大概半年左右(从接触到认证测试到供货)。
7、公司目前消费电池产能多少?未来增长情况如何?储能电池产能怎样?
答:公司目前消费类电池的产能在2.5Gwh左右,计划未来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由于储能电池产品的特殊性,其产能可以与动力类电池共享,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配。
8、公司上半年消费数码了电池的高增长原因?
答:公司上半年消费类锂电池较上年同期实现了73.75%增长,消费数码电池在维持原有客户的良好合作前提下,新开发了很多客户,加上3C行业领域的整合洗牌给公司带来了更好的增长机遇,主要增长体现在蓝牙音箱、移动电源、蓝牙耳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用电池销售的增长。
9、公司动力软包电池技术在同业内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软包动力电池有哪些特点?
答:公司2002年就自主研发出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是国内最早生产软包电池的企业之一, 软包中电池设计方面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公司开发的动力电池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30wh/kg,目前正在往250wh/kg方向开发。
10、公司在燃料电池方面布局怎样?
答:公司在材料方面与高校合作研发,在燃料电池隔膜、催化剂等方面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