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战略不变 吉利抛售意在保知豆独立发展?
“最近,吉利汽车发布出售宁海知豆电动汽车股权的公告,引发了行业的激烈讨论和诸多猜测。从众泰“改嫁”到吉利刚刚一年多的“二婚”知豆为何与吉利分道扬镳?刚刚开启转型新能源汽车企业战略的吉利,抛开知豆后有何新的打算?分手后的知豆又将何去何从?
最近,吉利汽车发布出售宁海知豆电动汽车股权的公告,引发了行业的激烈讨论和诸多猜测。从众泰“改嫁”到吉利刚刚一年多的“二婚”知豆为何与吉利分道扬镳?刚刚开启转型新能源汽车企业战略的吉利,抛开知豆后有何新的打算?分手后的知豆又将何去何从?
吉利抛售意在保知豆独立发展?
6月22日,吉利汽车发布《吉利汽车拟出售宁海知豆电动汽车股权》公告称,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吉利汽车下属的子公司)及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吉利集团拥有99%股权的附属公司),连同宁海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与一个独立第三方投资者签订了一个出售知豆的框架协议,同意出售吉利方面所持有的宁海知豆若干股权。该框架协议还约定,若此交易完成,该第三方投资者还将促成其中一名关联人士(某A股上市公司)收购吉利集团所持有的宁海知豆的剩余股权。
此公告一出,立刻引起了行业媒体的极大关注,坊间的各种相关解读也不断冒头。毕竟,知豆与众泰分手、“改嫁”吉利才一年多的时间,而眼下新能源汽车又正是汽车行业大热的风口,为何吉利与知豆缘尽于此?是吉利转型新能源的战略有变?抑或知豆的发展前景不被吉利看好?
公告发出后不久,吉利方面又发布了一则《关于知豆电动车股权减持的情况说明》,对抛售知豆股权的原因做出了三点官方解释。
首先,发展电动汽车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吉利完全看好电动汽车的前景,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2015年11月18日,吉利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到2020年,吉利90%以上的汽车产品都是新能源汽车,这个计划没有改变。
其次,知豆电动车公司是吉利控股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以生产轻量化、小型化、智能化电动车为特征,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电动车企业,提倡微出行、微交通,为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业绩。吉利对知豆电动车的未来充满信心,为了更好地推动知豆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必须安排知豆电动车向国家发改委申请独立公告,保证知豆电动车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
再其次,根据国家发改委汽车产业政策要求,已经在册的整车生产企业不能单独申请电动汽车公告。由于吉利汽车公司是在册整车企业,并且是知豆的控股股东,所以知豆的电动车不能单独申请国家公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知豆电动车拿到独立的国家公告,吉利汽车愿意减持知豆股份。吉利汽车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战略,更好地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保证“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按时实现。
简而言之,吉利的新能源战略没有变,对知豆的前景也仍旧看好,减持知豆股份只是为了保证知豆电动车拿到独立的国家公告。
曾经的皆大欢喜
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种说法只是吉利“抛下”知豆的部分原因,更为根本的是,在吉利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蓝色吉利”战略中,已经没有知豆的位置了。
2006年,新大洋集团进入电动车生产领域,历时六年打造出了知豆。由于2012年上市的知豆微型电动车被质疑为低速电动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车,一直无法获得乘用车的准生证,初期主要瞄准海外市场出口欧洲。但海外发展谈何容易,而且欧洲市场毕竟容量有限,电动车真正的销量潜力还是在中国。于是2014年,新大洋为了造车资质与众泰汽车联姻,联手推出众泰知豆电动车,并且进入了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新大洋顺利获得了准生证。
与众泰联姻之后,知豆的确过上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日子,市场销量极速上升,不到一年时间便挤进纯电动汽车市场前三名。然而好景不长,坊间传言,联姻之后众泰吸收了新大洋的技术就有了自己的小算盘,为了避免知豆与众泰的新能源车产品形成竞争,众泰对知豆的产品研发生产方向提出了苛刻的限制,导致双方嫌隙渐深。虽然对这一说法两边都没有给出正面回应,但知豆与众泰分手,“改嫁”吉利却是事实。
2015年1月,新大洋与吉利合作成立了新公司,首款合作车型知豆D1同期下线,在国内正式上市;同年6月,合作的第二款车型知豆D2正式上市。而对于与众泰分道扬镳、投身吉利的原因,新大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鲍文光只对媒体给出过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我们发展的是知豆品牌,不管是众泰知豆也好,吉利知豆也好,品牌都是知豆的,所以知豆无非是在不同的基地生产,在我们的销售网络里是一样的,都是同一个网络。”
而吉利选择知豆的目的则在于扩充旗下新能源产品线,抓住微型电动车发展机遇。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明确表示,吉利绝不可以闭门造车,也没有能力闭门造车,吉利进军新能源领域必须要广泛合作、高度协同。
不管怎样,知豆与吉利结缘后,前者得到了造车资质和吉利的资源支持,后者获得了微型电动车的研发技术,可谓皆大欢喜,而且吉利知豆在市场上的表现仍旧良好。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年,吉利知豆共计售出2.53万辆纯电动车,成为2015年单车销量最高的国产纯电动乘用车,也帮助吉利实现了2015年整车销售同比增加32%的成绩。
各自奔前程
然而进入2016年,形势又急转直下。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前四个月知豆电动车的销量为零,而原因或许与国家清查新能源骗补行动的展开、产品电池技术不合格等因素有关,坊间也由此将此次抛售解读为吉利不看好知豆的发展前景。
但吉利的公告说明显然没有这层意思,而新大洋方面对前四个月未生产的原因也给出了至少听起来合理的解释:由于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今年开始调整,与不少其他电动汽车公司一样,知豆迟迟没有拿到补贴,销售陷入停滞属于正常,而随着各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落地,知豆也将顺利拿到补贴。数据显示,5月知豆已经恢复生产,出车1000多台,6月份将出车3500台。
实际上,正如大多数婚姻告终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一样,吉利和新大洋的“分歧”并不是因为知豆的销量波动等外界因素,而是双方在各自的新能源产品发展方向和定位的不同。在吉利和新大洋成立合资公司之初,李书福就对知豆和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另一合作伙伴康迪的产品定位和运营模式做出过阐释,“吉利康迪将聚焦‘微公交’模式,即租赁模式,而吉利知豆主要以直接销售模式攻微型电动车领域。”结合吉利知豆的价格、产品力等不难看出,其瞄准的一直是中低端纯电动车市场。
而过去的几年,吉利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无论是传统汽车领域的博瑞、博越,还是新能源车型帝豪EV系列,都在逐步向高端迈进。2015年11月,吉利更在广州车展前夕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正式开启新能源新战略,加快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并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根据计划,除已上市且销售良好的帝豪EV外,吉利还将在今年推出帝豪油电混动车型,2017年上市插电混动车型,2018年将推出48V微混新能源产品,最终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的目标。
就在几天之前,首批20辆帝豪EV外事礼宾用车交付仪式在北京举行,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也对吉利抛售知豆的原因做出了回应:“在未来的新能源规划中,我们将全力打造吉利品牌的产品,把知豆、康迪这些品牌全部剥离出去,全力做吉利。”可见,在吉利有了自己的新能源产品和更高举高打的新能源战略之后,知豆过去作为吉利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跳板角色已经完成,未来继续绑在一起,对于吉利没有什么好处,现在出手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当然,吉利的做法也算不上“过河拆桥”。实际上,这次“分手”对于吉利和知豆都是双赢。从知豆的角度来看,随着吉利撤出,重新成为最大股东的知豆创始人鲍文光又拿回了公司的控制权。而鲍文光本人也向媒体表示,倘若没有独立的汽车资质,将不利于公司谋求长远发展,隐隐透露出不愿再过“寄人篱下”的日子之意。此外,根据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第三方投资者还将促使另外一家内地上市公司收购吉利所持有的宁海知豆剩余股权,知豆未来或将上市也未可知。
不难看出,无论是吉利和知豆之间,还是同为台州老乡的李书福和鲍文光之间,这都是一场好聚好散。和平分手之后,剩下的是各奔前程。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