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燃料电池“第一股”来了!证监会同意亿华通IPO注册

据证监会7月14日发布的消息,近日,证监会同意了亿华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本次IPO,亿华通拟使用12亿元募集资金,投向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奥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等项目。

图片来源:亿华通官网

图片来源:亿华通官网

科创板燃料电池“第一股”来了!据证监会7月14日发布的消息,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了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亿华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7月8日,亿华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本次IPO,亿华通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265万股,拟使用12亿元募集资金,投向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奥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等项目,高管及员工拟参与战略配售,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

其中,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二期工程拟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能8000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形成年产30kW、60kW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8000台的规模。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分别为1,272辆、1,527辆和2,737辆,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77.7万辆、125.6万辆和120.6万辆。总体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仍然较低,其产业化进程明显滞后于纯电动汽车。

同时,因产业阶段尚处于商业化初期,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存在成本高、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阻碍其推广应用的掣肘,但未来随着燃料电池技术进步与产业化的不断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成本将快速下降,氢基础设施的加快完善也将带动用氢成本下降,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前景良好。

亿华通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首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商,专注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与国内知名的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申龙客车以及吉利商用车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搭载亿华通发动机系统的燃料电池客车先后在北京、张家口、郑州、上海、苏州、成都等地上线运营。2019年度,亿华通共计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销售498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在国内率先开启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商业化的进程。

亿华通在注册稿中预计,2020年上半年可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至7,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24.65%至5.49%;预计2020年上半年可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0万元至-4,8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16.12%至-3.21%;总体保持平稳。

电池网还注意到,6月5日,由丰田主导、联合亿华通、北汽、一汽、东风及广汽所组成的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新公司总投资50.19亿日元(约人民币3.3亿元),占地面积约19000㎡。其中丰田占比65%、亿华通占比15%、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各占5%,采用委托研发的方式对燃料电池商用车进行全流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