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进行时 北汽新能源规划产能将达5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及市场认可的当下,北汽新能源京外产能战略布局也跨出了历史性的脚步。8月20日,北汽新能源莱西基地总装车间竣工暨首批纯电动汽车交付仪式在青岛莱西举行。
“今天北汽新能源莱西基地的竣工投产,让我们站在了共绘宏伟蓝图、共谋绿色发展的新起点。”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如此表示,“莱西基地作为北汽新能源的第一个外埠生产基地,其建成投产标志着北汽集团全国新能源产业布局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活动上,青岛市机关事务局、莱西市政府、特锐德公司与北汽新能源完成签约订单1000台,为新能源汽车在青岛市的推广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
据悉,于去年9月2日开工建设的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项目一二期总投资约50亿元,力争2020年达到20万/年产能。其中一期完成总装、涂装及焊装三大工艺的车间建设、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并形成5万辆生产能力。二期工程拟增加冲压工艺,形成完整的汽车生产四大工艺,产能将达15万辆/年。新工厂启用后,今年计划投产的两款产品分别为E150EV和威旺307EV两款车型。
为什么首选这两款车型进行投产?“引入车型首要任务是要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对于基地投产而言,自然需要首选成熟车型进行生产,从目前北汽新能源的产品来看,这两款车型相对较为成熟。”北汽新能源有着自己的解释。
之所以将京外产能战略布局的首子落在青岛莱西,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解释说,选址青岛、莱西,核心价值在于其市场基础大、产业基础好,以及全国布局位置重要性;此外,在国家补贴退坡的如今,青岛政府给出了补贴不退坡的优惠政策,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对广泛而强劲的带动力的形成,北汽新能源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完善,开拓集聚新能源经济产业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郑刚介绍说,根据规划,到2020年北汽新能源的规划产能将达到50万台,当年的年产量计划为25万辆以上。到2025年,年产量规划预计将达到40-50万台,这也是北汽新能源的中期战略目标。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仍面临一定程度上的困境,以去年数据为例,去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年销量仅为2.5万辆,北汽新能源却在前景看起来似乎并非十分“明朗”的当下选择“冒险扩张”,北汽新能源的底气在哪里?面对质疑,郑刚给出了说明。“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以及对市场和政策走势的判断。”
在郑刚看来,今年全年预计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达10万辆,和去年相比翻了四翻,且他认为未来5-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应能保持在七成左右。基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做好产能扩充也成为了一种必须。
而在政策角度,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支持并未产生改变。除财政补贴外,政府还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出台一些市场政策,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从北汽自身发展来看,在经历了以合资品牌拉动集团发展之后,北汽新能源正以新能源业务为核心战略体系,从乘用车及商用车领域共同发力。“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有一个大举措,我们会在南方某个独立的省和一个伙伴合作,把这个市场一举拿下。”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