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车修炼四年赴美上市 上半年营收增加近一倍

近日,小牛电动车的运营商牛电科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5亿美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升级和扩展生产设施,进行研发、渠道网络扩张投入,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小牛电动车

继雅迪、新日和爱玛后,又一家电动自行车公司要上市了!

近日,小牛电动车的运营商牛电科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5亿美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升级和扩展生产设施,进行研发、渠道网络扩张投入,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不同于传统电动车,以互联网思维做电动车的牛电科技有何看点?

上半年营收增加近一倍

小牛电动车官网显示,牛电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便捷环保的智能城市出行工具,现已陆续推出N、M、U三个系列多款产品。

截至目前,小牛电动在国内有600多个销售网点,覆盖超过150个城市,进入海外20多个国家。

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牛电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5亿元、7.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1.85亿元。

2018年上半年,牛电科技的营业收入为5.57亿元,同比增长95.44%;净利润为-3.15亿元,去年同期为-9660.8万元。

可以看出,牛电科技的收入规模虽然逐年增长,但是仍陷入亏损泥淖。

小牛电动车

具体来看,牛电科技的收入由三部分构成,包括智能电动车的销售、配件和备件的销售,以及移动应用和其他服务的提供。其中,智能电动车是公司的最主要来源。

2017年,公司的智能电动车销售收入、配件销售收入、服务收入分别为7.10亿元、0.49亿元、0.1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2%、6.4%、1.4%。

小牛电动车

从智能电动车的销量来看,2016年为84879辆,2017年增长至189467辆,增幅高达123.2%。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智能电动车的销量为68256辆,同比增长83.2%。

其中,N系列的电动车最受消费者欢迎,其次是M系列。2017年,N系列电动车的销量为34664万辆,占比为50.8%。

小牛电动车

 在招股书中,牛电科技亦表达了希望增加销量的诉求,计划在2019年将产能扩大70万辆。为此,公司在2018年2019年的资本支出预计将分别达到3000万元和5500万元。

创始人出走

股权方面,目前,牛电科技创始人李一男通过Glory Achievement Fund Limited公司持有5901.4万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43.8%,为牛电科技第一大股东。纪源资本持有1506.8万股,占总股本的11.2%,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为26.5%。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完成后,牛电科技将采用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分为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公司将在IPO中发行A类普通股,公司管理层将持有全部的B类普通股。

牛电科技的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只在转换权和表决权上有所不同,A类普通股含1股表决权,不可转换为B类普通股;而B类普通股含4股表决权,可转换为A类普通股。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李一男虽然是公司大股东,但却未在公司内担任任何职位。

在牛电科技发布旗下首款智能电动车的几天后,因涉嫌内幕交易罪,李一男被警方刑事拘留。最终,李一男获刑两年半,并被处罚金750万元,于2017年12月出狱。

出狱后,李一男正式回归牛电科技。但在今年3月,李一男从牛电科技离职。

然而在李一男离职后,业内对于牛电科技的普遍担忧是,失去了李一男的牛电科技,是否还能“一往直前”?

小牛电动车

牛电科技COO李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此,牛电科技的日常运营工作并没有随着李一男自2015年6月起的缺席而发生改变,由于公司创立以来的战略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战术上的打法,所以会由合伙人联合商议并给出最终决策,即“民主集中制”。

主打高端市场

随着电动自行车技术逐步走向成熟,而电动自行车的节能环保、省时省力等特性使得其符合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目前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竞争激烈,产业集中度开始提高,众多不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生产厂商逐步退出。

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爱玛电动车销量达359万台,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紧随其后的是雅迪、新日等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