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正式申请破产重整 公司: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
图片来源:威马汽车
近期,关于威马汽车的消息层出不穷,先是港股借壳上市失败,继而开心汽车(KXIN.US)又宣布拟并购威马汽车,而如今,则是威马汽车官宣破产重整。
10月10日下午,威马汽车官微发布《告知函》表示,近年来,因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获取经营发展资金受挫等客观原因影响,威马汽车陷入了经营困境。但威马汽车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希望通过调整企业战略,解决财务债务问题,获得投资人参与重构和发展等展开积极自救。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10月9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公司自身,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案件号为(2023)沪03破申1062号。
在告知函中,威马汽车提到,鉴于公司仍具有商业价值和挽救价值,公司治理结构尚完备,具有基本自主谈判能力,部分债权人也有重整意愿,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今年10月7日,受理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预重整申请。
此外,威马汽车还表示,预重整将引入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投资人,以实现威马重生。通过预重整程序将彻底审视公司的运营和经营模式,全面优化各个部门和业务板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威马称,将与债权人,持股人和潜在投资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达成最佳的解决方案。
电池网注意到,节前,威马汽车资金被冻结的消息纷至沓来。
9月27日,威马汽车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为60亿元,冻结期限自2023年9月27日至2026年9月26日,执行法院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9月25日,威马汽车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的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约40.4亿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9月20日至2026年9月19日。
资料显示,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在设计、研发(硬件和软件)、供应链管理、整车和电池包制造、线上数字营销、线下销售和服务、汽车金融等全能力的新能源智能整车企业。创始人沈晖曾在吉利、沃尔沃等车企担任高管。
威马汽车首款车量产时间为2018年,与蔚小理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另外,威马汽车在浙江温州和湖北黄冈拥有两家智能制造工厂,拥有两个新能源乘用车制造许可证。
不过,威马汽车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此前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威马汽车交付数据分别为1.28万辆、2.19万辆、4.42万辆;Apollo出行在拟收购威马汽车的公告中提到,2022年上半年公司售出1.65万辆电动车。此后销量开始大幅下滑。
根据财报显示,2019-2021年,威马汽车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6亿元。
进入2022年以来,威马汽车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停薪留职、工厂停摆、门店关闭、拖欠租金、售后停滞等,让公司一度陷入“沼泽”之中。而对于威马汽车重生一事,业内普遍持悲观态度。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