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自产电池之后 广汽再斥资9亿成立锐湃动力自产电驱

近日,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亿元,由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集团共同持股。

电驱系统 图片来源:埃安

电驱系统 图片来源:埃安

近日,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亿元,由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集团(601238)共同持股,三者持股比例分别为51%、26%、23%,重点围绕IDU电驱系统进行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实现自主电驱研发、试制、试验和量产一体化。

电池和电驱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是新能源车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广汽旗下新能源品牌埃安纯电车型、传祺混动车型对电池、电驱的需求正大幅增长。同时,广汽历时多年建立电池、电驱研发体系,目前已具备产业化基础。

据今年8月广汽集团发布的公告,公司拟成立电驱科技公司,实现自主IDU电驱系统及GMC混动机电耦合系统产业化。项目总投入为21.6亿元,计划在2025年建成生产线,每年能生产40万套IDU电驱系统总成,及10万套GMC混动机电耦合系统的电机和电控。

今后在电驱领域,广汽集团将自研自产、合资合作生产、外购“三路并举”,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降低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助力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做优做强,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根据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广汽集团计划投入850亿-1,000亿元,强化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公司力争“十四五”期末挑战汽车产销350万辆,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其中,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超80万台,占比超30%。

除了电驱,广汽集团还在加快自研动力电池步伐。

8月25日,广汽集团公告,同意设立自主电池公司,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09亿元,由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全资子公司广汽乘用车及广汽商贸分别持股51%、40%、9%。

自主电池公司首款产品采用广汽自主磷酸铁锂技术,根据规划,自主电池工厂将在今年底开工建设,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产线,前期以配套埃安及广汽集团内企业为主,稳步提升电池市场份额,后续,将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开展市场化运作。

同日,广汽集团还通过《关于巨湾技研建设电池生产基地的议案》,同意参股公司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建设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量产极速充电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以及PACK系统,项目总投资36.9亿元。

日前,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公司解决电池需求的策略是:三分之一由自己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供应稳定以及成本优势;三分之一来自与优秀企业的合资合作;还有三分之一从市场上采购。

在今年3月,广汽集团还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搭建智慧高效能源云平台,推动研究储能系统技术、“车-站-网”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项目总投资49.6亿元,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分3年注资),其中广汽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埃安按持股比例分别出资5.5亿元和4.5亿元。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将优先布局充换电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