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池业务或2022年前IPO 拟在欧美建动力电池工厂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12月6日在深圳总部表示,计划到2022年将电池业务挂牌上市,以筹集资金扩大发展,但还没有决定上市的地点。此外,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正计划在欧洲和美国建立汽车电池工厂。在欧洲,公司正在寻找英国和德国的可能地点,正在与国内外潜在投资者商谈IPO之前融资。
去年11月18日,在比亚迪23周年庆典上,王传福宣布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根据规划,比亚迪将按照业务划分,打造“事业群+事业部”的组织架构,让各团队发挥协同发展和专业专攻的优势,找到新的盈利点,培育新的增长点。目的是打通了各产业、事业部间的界限,提升比亚迪的组织运作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
新能源车市场爆发前夕,王传福在做最后的准备。比亚迪在产业链条上的运营思路开始调整,比如,此前只供应比亚迪内部的动力电池将开始对外销售,其他零部件板块也可能独立运营。在王传福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现在是发展动力电池的好时机。而此前之所以迟迟未能推进电池的原因,在于产能的缺陷,甚至出现了内部供应紧张的情况。
今年3月,比亚迪在发布2017年全年财报时向媒体透露过,比亚迪正在做动力电池的业务剥离工作,预计2018年底或2019年初会拆分完毕。公司将根据业务的情况和政策法规环境推出零部件产业的市场化,并推动各个零部件进行分拆上市是公司未来几年战略方向之一。
据了解,从今年5月开始,比亚迪就出现了电池短缺。“今年我们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大约120%,但电池我们只是按照增长100%准备的,今年看来,我们至少能做到25万,光乘用车就能做到22万,完全超越我们的电池厂的产能。我们终于感觉到,新能源汽车由市场来推动需求,是可持续的。”王传福表示。“对于电池,我们本着开放的市场化原则。等我们扩产以后,等我们扩产以后,包括我们的IGBT和一些其他的原件,都可以开放到市场。我对我的员工讲得很清楚,公司给你平台,你可以卖给比亚迪,也可以卖给外面,该赚多少钱赚多少钱,也可以独立上市。现在,业务分拆的计划,主要根据他们各自的业务能力。”王传福此前表示。
比亚迪电池业务的分拆正在提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充规模。比亚迪青海南川电池工厂于2018年6月27日正式宣布下线,主要生产三元锂电池,工厂建成后比亚迪的电池产能将达到24GWH。而到2020年,比亚迪计划将总产能扩充到60GWH,较2017年的12GWH扩充五倍。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是目前国内电动汽车电池组的主要制造商。根据比亚迪上半年业绩公告,比亚迪上半年收入541.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3%,其中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45.26亿元,同比上升25.26%,占总收入的比例8.36%。另外,期内,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184.25亿元,同比增长16.65%。虽然,比亚迪的电池业务相对总收入占据不到1成,但半年收入超过45亿元,在业内却是个不容小看的大体量了,不过,相对于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超过93亿元的规模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
事实上,依靠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曾多年担任全球充电电池生产商老大,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2017年,比亚迪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37%,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28%。然而,在国内锂动力电池企业市场,虽然比亚迪的电池业务早于宁德时代,但它的封闭体系反而让后者迅速占领市场,其中锂动力电池出货量在2017年被宁德时代超越。
今年6月,宁德时代(300750.SZ)正式登陆A股,在第六个涨停板就对行业元老比亚迪(002594.SZ)实现了超越,变成了市值超过1700亿元独角巨兽。比亚迪分拆电池业务上市,或将意味着要开始与电池领域的独角兽宁德时代展开竞争,开始正式入局分抢规模超千亿的新能源电池市场。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