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挥师成都 或升温新能源汽车
受省政府日前通过的产业发展推进方案 “刺激”,四川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动作频频。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会长岳有仁相信, “中国版”特斯拉能够在川现身。
12月18日,特斯拉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销售及服务中心——特斯拉成都体验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是继今年9月特斯拉向成都用户交车后,在成都的又一重大动作,标志着特斯拉在开拓成都乃至整个西部新能源汽车市场迈出了又一实质性步伐。特斯拉表示,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特斯拉充电设施布局最多的城市,这些充电设施将与成都体验中心一起,为成都及西部地区用户带来绿色出行的舒适与便利。
成都体验中心投入运营
特斯拉成都体验中心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直营体验中心替代传统的4S店,集展示、试驾、订车、交付、售后保养、维修服务于一体。对于为何选择在成都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销售及服务中心,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营运官金俊表示,“成都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舒适的自然环境,而且是一座充满活力、崇尚科技的创业之城。中国西部的车主十分活跃,当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十分支持,为特斯拉在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特斯拉中国西区大区经理柯欣表示,“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都在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进行不懈的努力,这与特斯拉推动绿色出行,发展可持续交通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真正感受到纯电动汽车兼具科技与环保的魅力。”
自今年9月进入成都市场以来,特斯拉立足成都,辐射中国西部多个省、市、自治区。目前,特斯拉成都体验中心已成功向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和宁夏等地的车主交付车辆。
金俊介绍,目前特斯拉已在中国多个城市享受到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如在西安,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可在公交车专用道上行驶,在公共停车场可享受免费停放两小时的优惠;上海、杭州和广州等地对购买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免收上牌费,上海还免摇号上牌。
“政策热市场冷”背后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称,新建独立法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并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换言之,符合以上条件的企业均可以申请生产电动汽车。”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会长岳有仁解读到。
前不久,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已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了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要求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难得机遇,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不过,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着“政策热,市场冷”的现象。在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有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新政的出台,其理由是,电动汽车需要经历相对比较长的开发周期,对于毫无造车经验的企业来说,冒然进军这一领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偏高;二是担心充电设施不配套,充电不方便;三是担心充电时间长;四是担心充一次电跑不了多少里程。
“中国版”特斯拉有望在川现身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柯欣表示,他们已在成都先后与仁恒置地、中国联通及银泰集团合作建设超级充电站;与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携手启用成都首个酒店目的地充电站。“我们还将对销售的每一台特斯拉电动汽车随车配送一个去壁挂式连接器,用户可自行或由特斯拉安装在家中或经常停车的地点。20分钟可充电力容量的一半,可行驶250公里;80分钟可完全充满,可行驶500公里。”“事实上,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来说,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中,在使用成本上,采用电力作为能源比使用传统燃油要便宜很多。”金俊说,以特斯拉电动汽车为例,每100公里耗电不到20度,成本不到10元钱。而且电动车没有复杂的发动机燃烧和散热系统,零部件也少得多,后期基本不需要做动力系统的保培,这些都将节省一大笔钱。“我相信‘中国版’特斯拉能够在川现身。”岳有仁说,目前四川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动作很大,如川汽集团合作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正式签约;绵阳科技城正在加快建设川汽新能源乘用车、中国高新汽车产业园、天津力神锂电池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积极推动电池、电机、电控和整车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力争早日实现生产整车30万辆,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2015年,川汽将在龙泉驿建成5000辆产能的电动客车基地。其中,气电混合的大巴车将首先用于富临集团旗下的运业公司。”川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国栋告诉记者。由于纯电动汽车既节能环保,又节省动力成本,可满足一般公务用车需要,今后将成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标的之一。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