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隆扩大“朋友圈”:因为董明珠还是真技术?
中国电池网资料图 摄影/陈芳芳
“我们过去有一句话是‘弯道超车’,我认为这句话是传统语言,新能源改变了这句话,我们现在是在一个起跑线上‘超车’。”
董明珠多次宣称“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车”,在外界的质疑声中,她以实际行动证明,新能源汽车梦并没有终止。
12月15日,由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和科技日报社、中国交通报社、中国汽车报社等主办,中集集团、万达集团、京东集团等协办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在本次论坛上,董明珠对外宣布:“今天,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资产投入到银隆里面去,因为我看到它是未来对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一条必经之路”。
除董明珠本人,银隆还获得了万达集团、京东集团、中集集团等多家优秀企业的投资,将共同布局新能源发展,这也是万达近三十年来投资制造业的第一单。
虽然万达第一次涉足制造业投资与格力以及董明珠个人密切相关,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不要以为我们仅仅是友情赞助”,从项目的投资前景来看,他自己也判断大有前途。
雾霾下的绿色之路
当下,中国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正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
原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在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新能源”的演讲中表示,我们国家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生产和销售大国,但是我国70%的能源都是靠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而煤炭是造成所有污染物的一个主要来源。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将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步调已定,但目前我国在绿色环保等创新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没有跟上其展望的脚步。
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在“新能源科技将主导新一轮产业变革”演讲中介绍道,我国现在对外的技术依存度依然高达5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仅20%左右,而科研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仅占53%。
作为我国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的企业代表,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在以“钛酸锂,开启能源革命的钥匙”为主题的演讲中说道:“银隆钛不仅仅是造一个钛酸锂电池,我们过去收购了美国奥钛,是利用收购奥钛在材料界率先掌握材料纳米化技术,长寿命的钛酸锂,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循环,对资源的不破坏,对后代的负责,这是钛酸锂的特质。”
钛酸锂电池也是锂电中寿命最长、安全最高的电池。论生命周期,普通锂离子电池约为1000—2000次循环,钛酸锂则是3万次循环,是前者的15倍。而且银隆新能源已掌握全球顶尖钛酸锂核心技术,攻克了业内公认的“五大问题”,实现6分钟快速充电、耐宽温、30年循环使用寿命、不起火不爆炸等优良特性。
钛酸锂电池唯一不足是能量密度偏低,但银隆通过持续的研发,在保持电池使用寿命和耐高低温性能高水准的基础上,所研发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与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60%。另外,银隆还掌握了氢钛研发这一核心技术,将有效解决电池能量密度的问题。
魏银仓在演讲中还郑重表示,通过钛酸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的两者结合,银隆新能源成功地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难题。
不容忽视的新形势
在制造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形势,就是其已不能脱离节能与创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无碳化方式的演变,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制造业振兴、创新经济增长点和抢夺未来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发展新能源已经是全球大势所趋。
赵刚也认为,新能源很可能就是下一次科技革命当中的主导产业。
而从2013年开始,由于电动汽车带动了储能电池的上升,在众多新能源当中,锂电领域分外“抢眼”。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在“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演讲中表示,国家已经对储能问题非常重视,中国锂电占到了大多数的储能,从大行业趋势上来说,锂电也是发展最快的,而且在各种领域都有具体应用,慢慢会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行业标杆,所有的技术都会与锂电相关。
但中国资本如何“脱虚向实”,助力锂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新价值,则成为中国制造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如今,产业升级正在以产业的跨界投资和产业运营的融合等方式进行,产业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产业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各个产业仅凭借单打独斗已不可能完成任务。
企业家的前瞻性
“企业家作用在于有前瞻性,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点。”王健林表示,与银隆的合作,对各家企业来说,是“各取所需”。
当前,电商正在加快进军新能源的脚步。“电商的优势在于物流的车辆有着路径相对固定,运营时间较为规律的特点,它更易于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在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熊青云看来,与银隆新能源的合作是京东向新能源领域踏出的第一步。
中集集团与银隆将就机场、冷藏保温车、货运、重卡和轻卡等领域展开合作。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胤辉表示,两者的合作将为社会的蓝天白云,为包括参与到银隆的各个股东方创造价值、也将为社会创造价值。
银隆新能源表示,其致力研发的氢钛动力总成,不仅服务于电动汽车领域,还将服务于更为广阔的储能市场。而这恰好与王健林的商业规划不谋而合。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