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融合互联网或为新能源车希望
2015年1月13日至14日,刚刚成立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下简称百人会)将以“产业发展新生态”为主题,在北京召开论坛。这个集聚政府、学界、企业等多方精英的非官方组织,将对目前业内争议的各个电动车话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半年来,百人会围绕影响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展开研讨会,目前已经形成了阶段性报告。”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希望借此次论坛推动业内对争议话题形成共识。
新浪汽车对话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 欧阳明高
在百人会论坛召开前夕,欧阳明高接受了新浪汽车专访,就新能源汽车当下的热点话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充电设施建造应改变思路
针对近来部分指责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在售后不进行充电,以及充电桩成为新能源车普及最大瓶颈的问题,欧阳明高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买了插混不充电,这不是消费者的责任!”欧阳明高教授表示,根据其掌握的调研数据,拥有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车主,90%都会用电,原因在于用电既环保,又经济,消费者没有不用电的理由。但为何出现了那没多不充电的车辆,原因就在于这些车辆没有配套的充电桩可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本身就是需要充电的车辆。插混的用户越多,越是在促进充电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这与纯电动汽车一样,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两者不存在本质的分歧,只是认识的不同而已。”欧阳教授告诉新浪汽车。
“再看充电桩的配套问题,虽然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瓶颈,但并不是很难解决。”欧阳教授告诉笔者,目前需要普及的充电桩多为220V、16A慢充充电桩。其技术很简单,仅仅是包含计量显示与安全保护的功能,成本很低,单体在几百元左右。
欧阳教授认为,当前充电设施的建设,相关部门应改变思路。当前中国的车辆多是停在路边,所以充电设施的建设并不能套用从前的加油站模式。此模式建设过于集中,无论是从土地的使用成本,还是车主的使用便利性上都不甚理想。
而如果变换思路,由集中的“点”转换为覆盖更广的“面”。采用分散式建设,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充分利用,例如电线杆、路灯等不必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延伸出充电桩,集中解决老百姓回家和上班时能够给车辆充电的问题,“瓶颈”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新一轮政策将调整补贴思路
对于国家的新一轮新能源补贴政策,欧阳明高教授有着自己的理解:政策会越来越理性。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