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需加强行业自律 让寒风吹散热望
在寒风萧瑟的北京,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原本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响应环保政策号召的消费者们,要么在电桩基站周边消磨光阴,要么干脆蜷缩着和衣而睡。不得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销蚀着当初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望。旁人来看,这些如同疲倦旅人的新能源车主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形象传播也起到了消极影响。
有数据显示,北京市充电桩覆盖密度目前达到了大约每5公里能找到一处,在2016年覆盖密度有望提升至每3公里一处。然而,所谓的密度更多的是体现充电桩建设规模和数量的多少。在此基础上,对于新建电桩的科学谋划、务实布局以及使用频度的统计收集,才是下一阶段更应关注的焦点。
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新能源车主中,绝大多数人更在乎居住的小区里是否能够安装充电桩、工作地点能否提供充电服务,如果这两个固定场所都无法保证充电,5公里外充电设备的便利程度也会大打折扣。政府应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规划,在新建的居住小区对充电桩安装进行预先规划,对有安装需求的老旧小区,尽量简化申请程序并进行电力增容。充电桩安装不需要在数量上取胜,在有需求的地方安装到位,在需求量低的区域避免浪费。总之,想要真正发挥“国网5公里充电圈”的功能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得不提的是,昔日“家电骗补”丑闻的乌云还未散去,新能源汽车骗补乱象被又揭穿。这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爆发初期,相关政策不尽完善,导致了一部分企业钻营取巧。笔者认为,在对汽车骗补现象进行严查的同时,还要避免在充电桩补贴上出现同样的情况。这也要求政府制定更完善、更科学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同时企业更应恪守底线,加强行业自律。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