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推广如何超越“鸡生蛋 蛋生鸡”死循环
先“建桩”,还是先“推车”?
新能源汽车从出现开始,就被寄予了打破能源束缚、降低环境污染的厚望,前景看好。但在先推广车还是先建充电桩的问题上,遇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推广困惑。
而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所明确的建设目标,让充电设备企业看到了千亿元级别的市场规模,参展热情高涨,“鸡和蛋”的发展难题似乎有望破解。
但未来推广真的可以一帆风顺么?错综复杂的利益藩篱能否打破?如果推广成功,如何布局农村和海外市场?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等后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否做足准备?除了一根“桩”,还要迈过哪些坎?
建充电设施,不让推广绊在“桩”上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概念股飘红,相关企业再次成为媒体聚光焦点&helliP;…而这都是因为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长期以来,如果把新能源汽车看成“鸡”,那么充电桩就是孕育鸡的“蛋”。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2万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
但相比之下,充电桩建设却相对滞后。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国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配比超过4:1,而标配为1:1,即使都是“双黄蛋”也很难孵化出那么多鸡。
记者随机采访十余位传统能源车主和一些潜在购车人群发现,除个别人担心动力受影响外,绝大多数车主表示若能解决充电难问题,自己确实想购买新能源汽车。“虽然油价下降了,但驾驶成本还是高。”沈阳市民刘新宇说,如果电动汽车充电和加油一样方便,自己还是会选择电动汽车。
指导意见的印发,不仅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而且提出要加快修订充换电关键技术标准,完善扶持政策……
因此,指导意见被看做是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举措,可能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鸡和蛋”死循环。
还有什么看不见的“桩”阻碍推广?
充电桩建设目标,还可能被哪些看不见的“桩”绊住?
物业,可能成为阻碍充电桩建设的“桩”
居家充电作为解决充电难题的关键之一,指导意见也提出,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建设充电设施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为100%。但物业是否愿意配合?
杭州市民曹斌一直想购买电动汽车,但就是被绊在“桩”上。“安装费用不是问题,4S店提供部分技术支持,国家电网也支持,但我们小区的社区和物业都比较谨慎,常常会以用电安全、安装条件不足等理由拒绝。”曹斌说。
沈阳一家物业公司负责人坦言,在小区内建设充电桩,物业没有盈利的路径,还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没有建设积极性。
民营企业积极性差,是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桩”
北京作为电动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城市,但目前“国家队”仍是投资建设主力。
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洁说,充电桩市场蛋糕是很大,但配套制度没有同步跟进,这块蛋糕迟迟做不起来。“我们去工商局注册,但因为充电网络运营没有在管理范围之内,我们的工商牌照注册不下来,影响企业后续盈利模式的落地”。
国家电网长春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标准缺失也让社会资本对充电桩建设望而却步。因国标还不健全,抢先建设,容易导致与标准不符,造成投资浪费。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