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激烈 九大关键词回顾2017年国内新能源车市
转眼就要告别2017年,回顾这一年的精彩纷呈,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盖世汽车小编通过九大关键词,带领大家回顾2017年新能源车市的那些事儿,话不多说,快上车。
一、补贴退坡
虽然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几部委在2015年就确定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大方向,但最近车市盛传的2018年补贴退坡调整方案,依然让不少车企措手不及。
2018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调整方案对比
根据被曝光的疑似补贴手稿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门槛将更高,并且知情人士透露取消地补也是大概率事件。总体来看,调整之后的补贴政策将鼓励高续驶里程、低能耗的优质车型发展,这将加速市场中低端产能的淘汰,以此倒逼新能源车企进行技术革新。
按照此前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几部委确定的大方向,新能源汽车补贴2017-2018年在2016年补贴基础上退坡20%,2019-2020年补贴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直至2020年补贴完全退出。如果最新的补贴政策最终落实,那么划分更加细化的2018年补贴政策最大退坡幅度将近40%,这也就意味着2019年的补贴下降标准将在2018年提前实施。
截止到目前,有关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的说法,还没有得到工信部等部委的正式确认,但是,业界已经炸锅。支持者认为,尽早推出补贴,能够扶优扶强、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胜劣汰,为自主品牌占领市场抢占先机;反对者认为,政策的频繁变动,不利于企业的长期规划。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由于预期的2018年实施双积分政策延期到2019年实施,这对新能源车企的发展是较大的冲击,不利于企业合理规划。退出一个补贴政策也需要其他政策的有效接续平衡。而2018年准备大力降低国补,同时如果又取消地补,其节奏有些快。我认为双积分政策的延期实施,也需要地方补贴的延期一年退出。 ”
点评:如果2018年真如预测一样补贴骤降,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将如何应对?
二、双积分政策
9月27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公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双积分政策”),探讨了整整一年的“靴子”终于落地,引起业界的热烈讨论,随之而来的是各车企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
双积分政策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不过暂定2018年只统计不处罚,从2019 年开始考核,届时将开始对不达标企业进行处罚,这相对此前双积分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多出了一年的缓冲期;另外,根据规定,执行双积分标准的车企为年度生产量或进口量达到3万辆以上的传统能源乘用车企业,也即新政策将产量从5万辆放宽至3万辆,将更多的企业囊入其中。而对于未达标的车企,其传统燃油车的生产及销售将受到相应影响。
从2016年9月双积分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车企的态度各不相同。部分车企尤其是外资车企,由于受制于传统汽车产业的庞大体系,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直到2017年双积分政策正式出台前夕,来自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四大汽车行业协会都在向中国政府(主管部门)致信,要求延迟或放宽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配额计划。而国内的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深耕多时,并且陆续明确了今后的新能源汽车计划,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被委以带领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重任。
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正式落地,国内外车企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国外车企,目前包括大众、宝马、奔驰、本田、丰田等在内的车企已经制定了各自的电动汽车计划,以应对中国车市即将实施的双积分政策。
点评:双积分政策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双积分政策的作用下,许多传统主流车企也不得不面临巨大的挑战,不过,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在调整时期的必经阶段。
三、造车新势力
最近三年集中爆发以来,人们印象中的造车新势力仿佛就是“PPT造车”的代表,但随着“造车”运动的不断深入,造车新势力的量产车型已经驶入了密集上市的“前夜”。
就在12月16日,备受瞩目的蔚来汽车ES8正式上市,其性能、价格以及服务理念,刷新消费者的传统用车观念。其实在蔚来汽车上市之前,云度新能源首款纯电动SUV就已经于10月10日上市,12月22日云度也顺利进入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就在云度上市后两天,小鹏汽车首款纯电动SUV在郑州海马工厂量产下线,12月3日,何小鹏第一次驾驶京牌小鹏汽车,开上北京街头;11月16日广州车展前夕,电咖汽车首款新车EV10正式上市;12月11日,威马汽车品牌正式发布,其首款SUV 量产车EX5也正式亮相,将于明年4月开启预售……
蔚来汽车ES8价格
根据各造车新势力的产品规划以及实际造车进展来看,未来两年将迎来造车新势力量产车的密集上市。各车企在紧张筹备量产产品的同时,融资、合作事宜也在同时进行。特别是临近年关,有关造车新势力融资的消息就频频霸占头条,最近两月,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先后获得资本青睐,另一造车企业爱驰亿维也在不断地完善供应链体系,仅在12月份就先后与博世、西门子、乔治费歇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点评:造车新势力为中国汽车产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思路和模式,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很期待目前国内的60多家造车新势力,哪些能够笑到最后。
四、新能源合资潮
今年6月,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大众和江淮汽车成立江淮大众合资公司,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也因此打破了外资车企在中国本土的合资企业只能有两家的政策红线。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