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动汽车陷充电困境?用户满意难以做到(2)

北汽电动车的质量究竟如何? 如果不考虑亦庄腾势充电桩这个意外因素,E150的质量和可靠性究竟如何?E200在哪些方面做了重大改进?汽车之家网站公布了

    北汽电动车的质量究竟如何?

  如果不考虑亦庄腾势充电桩这个意外因素,E150的质量和可靠性究竟如何?E200在哪些方面做了重大改进?汽车之家网站公布了E150续驶里程和充电时间的详细测试报告,前述E150车主也向记者介绍了用车体验,顺义的一位E150出租车司机也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总体讲,E150基本没有大的质量问题,专业人士的极限测试也还算皮实,但短板也是比较严重的,主要是续驶里程和充电时间。

  按照厂家官方数据,E150的续驶里程150公里,但实际上根本达不到。用户买车时就被告知一定要保留20公里的剩余里程,不然到不了充电站就得趴窝,因为越往后电量消耗越快。平时还不能超重,不能使用空调,不能持续80公里以上时速行驶,否则电量消耗得很快。最要命的是冬季,电量衰减的更快。加上所有这些因素,续驶里程也就在100公里左右甚至更低,周末跑趟近郊都不敢。

  E150和E200共有三种充电方式:一是在公共充电站安装的快充桩,厂家数据说半小时可充满80%,但实际需要1小时40分钟,基本上是一分钟充电1%。二是在公共充电站和住宅安装的慢充桩,充满需要6-8小时,这个基本靠谱,只是很多车主的住宅不具备安装条件。三是家用220V电源,至少需要12小时。顺义的E150出租车每天拉活儿期间还要充电一次,排队一小时,充电再等一个多小时。

  与E150相比,E200应该有很大改进。续驶里程增至200公里,因为刚刚上市,充电之前必须保留多少剩余里程还不得而知。据前述出租车司机介绍,公司的提示是剩余行驶里程不要低于50公里。这再次说明了公共充电站的数量实在太少了。这位司机还不知道,从E150的表现来看,厂家所说的半小时充满80%基本不可信。

  相比之下,E150动力不足、冬天启动连续打不着火、做工粗糙等就都是可容忍的小毛病了。经过三年测试,在这些方面E200应该有所改进。

  充电瓶颈亟待突破考验政府资源整合能力

  据记者了解,2014年6月,北京市有关部门的目标是在年底之前建成1000个公共充电桩,初步形成五环内5公里半径充电网络,届时可供2.4万辆电动车充电,但据10月底数据,投入使用的仅为100个快充桩、300个慢充桩。从布局来看,东城、西城两大核心区无公共充电桩,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也是空白区域。充电网点相对较多的是海淀区、朝阳区和丰台区,百度查询总共有14个网点。

  前几年电动车大跃进时,国电和“两桶油”为争抢地盘,掀起一阵兴建公共充电站高潮,一度呈现了超期投资造成巨大浪费的局面。可现在电动车扎推上市了,车主却发现充电是个大麻烦,不仅就近充电遥不可及,充电标准还不统一。这两个问题能否短期内加快解决?因涉及多方利益博弈,这肯定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消费者有理由期待北京市政府和汽车主管部门“集中力量办大事”。这里涉及两个问题:

    其一,去年中德统一充电标准项目启动,但到全面实施还需要时间。目前仍是以汽车厂家的自建标准为主,虽然其充电协议都写入了公共充电桩,但由于厂家的电池规格、充电电压和电流各自为战,为用户安装的充电设备也是五花八门,必然会导致电动车与公共充电桩的匹配问题。前述E150是个极端案例,但专业人士认为,充电标准不统一也会影响电池寿命,当下可能没出问题,可谁也不敢说没有埋下隐患。


  其二,北汽的电动车示范运营规模不小,产品推进速度也很快,凸显了北汽意图控制北京区域市场的野心。然而,在一个县级区域内示范运营,充电问题相对好解决,而在北京城区示范运营以及面向消费者推广,充电就是个大问题。当然,北汽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独立解决北京地区的公共充电瓶颈问题,但它在影响北京市政府的决策方面是任何车企都比不了的。就北京地区而言,由于限购政策的倒逼效应,纯电动车的市场启动比预想的要快一些,销量领先的也是北汽。现在无疑已经到了由北京市政府牵头快速推进公共充电站建设、整合相关社会资源的关键阶段。

  事实上,北京市政府对北汽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对其期待也是很高的,近年来北汽疯狂扩张,在其背后就是来自北京市政府的压力——要求其五年之内进入国内汽车企业第一梯队。这就是国情,政府干预企业经营谁也挡不住;而北汽作为国企也历来喜欢“宏大叙事”,却忽略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业界对其非常质疑的就是在基础不牢的情况下拼命往高端发展,绅宝的惨淡销量就很能说明问题。而现在E150、E200还没做好,又急于推出ES210,在这个价位,它能卖的过腾势么?业内人士认为,在新能源车战略方面,北汽与其贪大求全,不如先专注于打造出一款经得住市场考验的产品,切实为消费者解决好用车无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