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滴滴、美团都已入局 共享汽车风口能否爆发?(2)
不过,友友用车、EZZY等平台倒下并没有打压资本对共享汽车行业的兴趣,2017年投资方对该领域的关注仍然呈现升温趋势:
2017年2月,小二租车获得数千万元A轮投资;
3月,巴歌出行获得宝驾出行1000万元天使轮投资,4个月后又获得联想之星、知行创新投资的2500万元A轮投资;
4月,途歌TOGO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
5月,时空电动旗下蓝色大道业务线(专注城市高频出行新能源解决方案与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获得6亿元A轮融资;
PonyCar马上用车分别于2月、6月完成两轮融资,总金额达到两亿多元;
8月,小二租车又对外宣称,已于上月初获长兴云海基金3500万元A轮融资并完成交割;
10月,途歌又宣布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市场虽大,盈利很难
一方面,共享汽车领域的“失败者”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资本仍然在不停地涌入这一行业,共享汽车究竟是一门“好生意”吗?
从国内市场总体需求来看,共享汽车潜力巨大。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汽车保有量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3.6亿人持有驾照,私家车保有量为1.4亿量,这意味着,有高达2亿的“无车本本族”可能是共享汽车的潜在消费者。
根据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2018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汽车共享出行的潜在需求在2018年有望达到1.6亿次/天,对应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然而,市场需求虽大,共享汽车企业盈利却并非易事。
易观互联网出行分析师总监张旭向全天候科技表示,目前共享汽车公司的租金每小时大约是出租车的三分之一、网约车的二分之一,低水平的租金很难抵消其运营成本。
如果再加上受汽车成本、牌照、停车场、充电难等因素影响,共享汽车公司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
祥峰投资合伙人赵楠认为,网约车对共享汽车的冲击也很明显:“网约车已经满足了较大部分需求,汽车分时租赁能够切的需求可能更多在周末、节假日以及突发性的需求。”
共享汽车下一步会如何发展呢?
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接受全天候科技访谈时指出,VC参与的机会也相对较小,因为VC投的都是需要规模效应的项目,而共享汽车并不能由某一两家头部企业在全国做全面的铺广。未来共享汽车的主要玩家是上市公司、政府PPP(政府和私人组织间的合作)投资以及主机厂商,普通创业者很难在这一领域逆袭。
他还认为,不同于共享单车的全国大规模推广,从共享汽车财务模型考虑,各个地方会有自己的共享汽车品牌。汽车产商本身就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这符合运营的高效率,运维的低成本以及政策的倾斜(路权、税费)等因素。因此,共享汽车到最后不会有全国性的品牌,更多是区域性的品牌。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