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豆靠上吉利大树 微型电动车时代要来了么?

此次与新大洋的合作,表明李书福坚定微型电动车时代的来临。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再解释吉利战略时这样说“目前吉利的传统汽油车正在向中高端发展,低端产品逐渐向微型电动车转型,这可以给它带来很大的非油耗指标。”

知豆靠上吉利大树 微型电动车时代要来了么?

2015年1月11日,在前往兰州吉利基地也是知豆的生产基地的大巴上,坐在我旁边的是新大洋的公关张国庆,在车上,张国庆跟我说,新大洋近十年来真的不容易,10年仅仅依靠自己就投入近10个亿,坚持研发,有了自己的技术。

而如今,知豆已经取得取得了汽车生产的资质,靠上吉利,凭借着吉利的采购、制造和销售和营销的各种优势,看起来知豆已经准备好起飞了。

知豆靠上吉利大树 微型电动车时代要来了么?

1月10日发布会上,新大洋集团董事长鲍文光(左)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中)清华大学汽车系教授陈全世(右)在台上接受记者问答

在1月10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新大洋集团董事长鲍文光都来到现场,表明了对知豆的重视和信心,新大洋集团总裁鲍文光也信誓旦旦地表示“吉利与新大洋合资成立的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将逐步形成年产30万辆的整车生产能力。”兰州基地的年产能目前也已经达到10万辆。

会后AutoLab专访鲍文光,问到2015年的销量计划,鲍文光给出的答案是至少是2014年的3倍,在2014年这个数字是7400台。

2014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比亚迪秦1至11月累计销量为13000辆,如果知豆能完成2万辆的目标,很有可能将会取代秦成为新一代“神车”,知豆的补贴后价格仅仅为4万多,而秦的价格补贴后仍为12万左右。当然,知豆并不是秦的竞品。虽然内饰略显粗糙,但价格的优势无疑还是有吸引力的。

对于电动车来讲,有两大核心问题需要所有厂商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便是购买和使用模式,第二便是能源供给模式。

电动车的发展也有两个极端,特斯拉的高端战略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打造中国人买得起的微型电动车也成了知豆的口号。

第二个问题会是所有像特斯拉宝马包括秦一样的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政府的投入,需要国家电网来配合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

知豆同样要应对这种问题,鲍文光在接受AutoLab专访时提出的解决依旧是建立社区充电桩或者停车未充电桩,显然这依旧是纯电动车的硬伤。

知豆将入门级的电动车门槛降到了4万这个普通老百姓都能接受的价格,便宜、方便,又能跑,续航160公里这已经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需求。其他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很多,分时租赁或者社区巡逻车等等都可以。

新大洋集团董事长鲍文光认为微型车市场未来每年会有1000万台

2014年扶持政策的爆发式出台,购置税减免、全国统一目录、电动车牌照放开,为微型电动车带来重大利好“这块市场未来每年会有1000万台的市场需求,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认识,吉利与我们走到了一起。”在下线仪式鲍文光说。

市场很大,政策利好,李书福是聪明人,吉利也早早就开始了布局。

2013年,吉利曾与康迪车业组建合资公司发展微型短程电动汽车市场。2014年,吉利又与混动汽车电池制造商科力远组建合资公司发展混动系统总成的技术平台。

中国微型电动车汽车消费者报告(2012)

其实相比传统汽车、传统电动车,微型电动车因为性价比高、实用方便,得到了消费者青睐

在国内城乡结合部汽车市场需求规模庞大,未来或许微型电动车将野蛮生长。

此次与新大洋的合作,也表明李书福坚定微型电动车时代的来临。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再解释吉利战略时这样说“目前吉利的传统汽油车正在向中高端发展,低端产品逐渐向微型电动车转型,这可以给它带来很大的非油耗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