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2017年产整车5万辆
自2013年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以来,青岛市将新能源汽车视为发展“蓝海”,加快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充电、租赁等配套服务开始“破题”。
2017年产整车5万辆
最近,青岛上汽清洁能源客车项目负责人陈鸣异常忙碌。目前,他所负责的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计划于今年8月投产。该项目总投资8.5亿元,一期建成后将形成清洁能源城市客车整车流水线,年产客车5000辆。
“这个工厂是上汽第一个带底盘资质到当地落户的企业,我们看好青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青岛在这方面的相关投入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陈鸣说。
去年以来,除了上汽新能源客车项目,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两大生产基地也先后落户青岛,全部投产后,可年产电动汽车超过10万辆。
1月14日,青岛市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根据规划,到2017年,青岛市新能源整车产能将达到5万辆,动力电池产能6亿安时,总产值300亿元,培育2~3家大型整车企业,3~4家较大型关键零部件企业;到2020年,整车产能达到12万辆,动力电池产能17亿安时,驱动电机产能9万套,总产值达到850亿元,培育3~4家大型整车企业,4~5家大型关键零部件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要达到这一长远发展目标,青岛市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推进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基础装备三个方向的重点工程建设。整车制造项目包括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一汽大众汽车等整车项目等。关键零部件项目主要有乾运高科、华冠恒远、青岛力神、青岛威能等电池、电控关键零部件项目。”青岛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发挥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的作用,从组织、政策、资金、人才等四方面提供保障,大力发展整车生产、关键零部件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及新兴业态,促进产业相对集聚、链式发展。
青岛市还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黄岛及即墨新能源汽车、城阳新能源商用车和莱西新能源乘用车等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和高新区、胶州、平度等三处新能源专用车及配套生产基地。
充电桩遍地开花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蓄势待发之际,作为新能源汽车生存发展“命脉”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1月14日,在青岛大学中心校区体育馆附近停车场,记者看到,部分停车位的尾端安装了一个金属小盒子。据介绍,这是车挡式充电终端,与传统的充电桩不同,这些充电终端取消了“高大”的充电桩,充电枪和电线全部内置在盒子内,并设置了自动回弹装置,外观无任何电源接口,无需占用停车面积,既避免碰撞又防止碾压。
“充电时,只需打开金属盒子,拿出一个类似油枪的充电插头,插到一台电动车的充电口就可开始充电;汽车接入充电枪之后,通过手机扫描终端上的二维码,能够显示电价等信息,确认后可立即充电。”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如何使用这套系统。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