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万钢:十二五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车49.7万辆(3)
轻量化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必然趋势,近来,轻质车身和轻质底盘都成为发展电动汽车和各类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先行,比如说宝马i3采用了铝合金结构的底盘,碳纤维的符合材料,大大降低了整车的重量。从汽车设计,刚才路委员长特别提到创新设计和创新技术之间的关系,电动底盘已经成为了新的设计标准,这可能也是螺旋式上升,从当年的梯底盘,现在向电动底盘的发展,我设想未来可能还会有四个电动轮子更简单的电动底盘。使整车质量大幅度下降,也为未来多平台的应用,多种行车的应用提供了很好前提。
我们还要高度关注另一件事,要加快研究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这个在专项中有所部署,但产业要快速建设起来。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他回收不一定马上就要废掉,可以进行梯级利用,从现在的经验看起来,用到风能、太阳能的储能当中,还可以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退役电池的质量、性能鉴别、分级等测试评价技术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要制定相关标准,推动梯次利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在线检测监控系统作用,现在开始累计历史数据来支撑退役电池甄别、分级和梯次利用。要加快建立电池回收体系,构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产业链。同时,应该尽快出台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监督监管制度。
我还回忆起2000年我离开德国的时候,当时欧盟推出了一个关于汽车回收和再利用的法规,我们当时研究认为,一个完整回收,高效回收和再利用,实际上从设计阶段就开始了。无论从汽车整车,还是从每一节电池,在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它的梯级利用,应该考虑它的拆卸、回收和分类,这样就需要我们从现在抓紧对于回收利用法规和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并且及时推出来。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要坚持基础科学、共性技术、动力系统、集成开发,全方位围绕产业链的发展,在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创新机遇,趁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当中要依托新能源汽车的新兴主体和创新主体来建设专业化的众创空间。要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汽车零部件资源,汽车销售渠道和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带动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创新,构建一个能够吸纳国内外优势资源,建设聚集人才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使汽车产业发展能够和社会需求更多地结合在一起。
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正如刚才路甬祥委员长所提,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汽车在拥抱着互联网,互联网汽车,互联网产业也在走向汽车的应用,我们今天已经能够看到智能电动汽车,使用的汽车已经有自动停车等一系列功能,中国汽车企业也正在和互联网企业结合。就在我做这张幻灯片的时候,百度的朋友给我送来一个百度去年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使用,包括在目标识别和连接互联网,带有地图的识别功能,以及自动控制这方面功能。我觉得这是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又一个新机遇。
交通将和能源互联,电动汽车可以作为授电主体,在能源互联网情况下,成为瞬间供电主体,汽车和城市,和道路,和能源网络就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从更大的层面看,我们国家高速铁路、航空市场快速发展,未来将有更多人长途自驾出行中选择租车,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安全,分时租赁的模式逐渐被人接受和喜爱,前年我们部里建设了第一个分时租赁站,我每天晚上回去时,都是看到年轻公务员晚上租回去,说明租赁汽车晚上比白天用得更频繁。新能源汽车也正往智能化、网联化、便捷化方向发展,他们将重构交通、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更加便利于大众出行。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从立项的第一天就加强了国际研发合作,目前我们和德国建立了中德电动汽车的联合研究中心,集双方高校、研究院所、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在一起共同研究未来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回收体系利用,及一些基础研究方面。中美清洁能源中心专门建立了中国清洁汽车联盟,同样采取了双方产学研的合作,它使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能够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