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狂飙之后重陷电池技术路线之争 经销商苦不堪言(2)

生产三元锂电池的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向前向澎湃新闻表示,这只是一纸暂缓的通知,不是工信部的正式文件,相信政府不会随意更改政策。他说,

生产三元锂电池的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向前向澎湃新闻表示,这只是一纸暂缓的通知,不是工信部的正式文件,相信政府不会随意更改政策。他说,磷酸铁锂也是迟早要淘汰的技术,每年市场份额都不断下降。

虽然只是“暂缓”,没有彻底说不能用,可是,某不愿具名的新能源车企总经理认为,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为暂缓之后,不知道何时才能重启,整个行业将失去最为宝贵的时间成本。

据了解,大多数车企即便现在选择更换为磷酸铁锂的电池,在研发完成后,汽车要上市销售的话,必须经过三项审批。首先,把汽车送到中国汽车检测中心,检测完成后得到一个合格报告,才可以上报到工信部,之后工信部发布每月公告后,汽车才可以销售;之后,还有一道程序是进入政府推广目录,新能源汽车才能拿到补贴;最后一道审批是上免购置税公告,才能享受免购置税的福利,所有程序完成至少就要六个月的时间,只有做完这些之后企业才敢批量生产。

所以,一纸暂缓通知的背后,意味着过去使用三元锂电池的客车企业至少上半年无车可卖,就算改变技术路线,最多只能卖半年。而根据财政部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机制,2016年之后,补贴将大幅下降20%,所以企业将失去销售新能源汽车最好的时机。

更何况,“骗补”消息出来后,四部委开始严查,按照过去的程序,前一年具体补贴资金会在后一年每年3月清缴,每年5月发放,但严查之后,补贴发放时间很大可能会延迟。

“我们不是害怕政府不补贴,害怕的只是不公平的补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地方保护下(如深圳),拿不到地方补贴的外地车厂根本无法与本地车厂竞争。

“整个行业刚刚发展起来,就马上出现打击信心的事情。”一肚子苦恼的徐俊说,新能源汽车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是重要的,不然企业根本没办法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