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好时机 产业模式亟待创新
上周末,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年度盛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6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虽然周六的天气是北京30年来最冷的一天,但偌大的会场里依然是座无虚席。从现场的气氛看,新能源汽车绝对是当下热度最高的话题。再看参会嘉宾,从国家领导到企业代表,从整车厂到电池生产企业和充电桩运营企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
两天的论坛参加下来,笔者的感受是现在的确正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好时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鼓励政策已不必说,有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激励政策和财政补贴。在这些政策护航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取得了不少好成绩,就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论坛上所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正由市场导入期向快速增长期转变,截至2015年,累计产销近50万辆,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整体基本跟上了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2015年,在全球产量超过1万辆的1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中,比亚迪、北汽等4家国内企业位居其列,宁德时代、精进电动等电池电机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知名零部件供应商。
经过2015年的超高速增长后,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各方仍持乐观态度。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我国完全可以实现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0万辆的目标,关键是要实现技术和产量的双丰收。企业也十分看好未来的发展,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表示,2020年北汽新能源公司实现50万辆的产销目标;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也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到2025年专用物流车将会实现全面电动化,而到2030年私家车也会实现全面电动化。
辛国斌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关键时期。这就说明,我们不能满足于当前取得的成绩,因为这样的成绩有很强的政策依赖性,企业容易追求产量规模、追求国家补贴,而忽视了技术的提升。从论坛上得到的信息是,未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会逐步退坡,但对核心技术研发上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少。
现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好时机,但面对的挑战依然不少。于国内环境,地方保护主义仍未破除,王传福在演讲中一句无心的口误把“地方保障”说成了“地方保护”,其实也是道出了心中不满,他认为如果没有地方保护主义,比亚迪秦和唐的销量还可以再翻两倍。其实,有时候地方保护恰恰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护只能是一时。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外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全面发力,新产品会陆续投放至中国市场,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最激烈的竞争还没开始。
要想在竞争中胜出,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就必须创新。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模式创新。但是清华大学赵福全教授说,商业模式不是简简单单弄几个APP,未来是一个“技术+产品+体验+商业模式”的社会,如果缺了商业模式就没了催化剂。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好时机已经到来,国家政策需要继续完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上下游的各种产业新模式还要继续探索。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