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榜看懂新能源市场:混动迅速崛起 私人市场开始破冰
随着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的发布,不得不说,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那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古话,或许改成“五年河东五年河西”更为合适。
特点一、私人消费市场开始“破冰”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共计销售7.4万辆,尽管在中国2300万辆这样庞大的汽车市场体量中显得微不足道。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狂奔的的同比增速,2013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仅仅只有1.76万辆,短短一年时间,就实现320%的同比增长。
新能源汽车一路狂奔的背后,是私人消费市场的觉醒和撬动。在2013年,1.76万台的销量的结构中,有超过85%为公权市场所消费。在2014年,私人市场开始兴起,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信号。
私人消费市场“破冰”的背后是,众多车企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推广。以自主品牌为例,目前共有8家自主品牌开始面向私人市场推出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集体努力带来的结果就是——2014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5.55万辆,占据了中国新能源车总销量的75%之多,其中也涌现出比亚迪秦、江淮IEV4、荣威550 Plug-in等口碑销量。其中,比亚迪以1.8万的销量,成为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首。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性倾斜,也一定利好和“催热”了私人领域的消费。比如2014年2月上海市经信委发布通知,北汽E150电动汽车和比亚迪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进入示范应用新能源汽车目录,上海市民购买这两款车可享有上海免费牌照,并享受中央财政补贴。
对上海这样单车牌照均价在8万元左右的中心城市,“免费牌照”无疑给新能源汽车一张自由通行的“绿卡”,这也使得比亚迪秦全国仅80%的销量集中在上海。
某种程度上讲,上海对新能源汽车牌照政策的改变,成就了今天的比亚迪秦,但政策不是没有风险的。峰回路转的剧情发生在2015年1月1日,上海开始实施的国五-2排放标准和新格式充电证明,成为比亚迪秦在沪发展的拦路索。
关于新格式充电证明的要求,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固定车位,安装固定充电桩。在上海,固定停车位不仅贵如黄金,且很多老式小区根本没有空间给新能源车固定车位,更遑论安装固定充电桩了。
加之上海的新能源牌照总量有限,上海市府为新能源车预留了沪DZ、沪EZ两个号段,但其中含有“4”的号码并不发放,总计有约20000块免费牌照,时至今日已经只剩下10000个左右牌照,也就是说,上海正在从新能源汽车的“福地”变成食之无味的“废都”。
特点二、插电式混动的快速崛起
根据中国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7.48万辆,同比增长3.2倍,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销售2.97万辆,占据大盘总量的39.7%,同比超过增长8.8倍。
另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插电式混动的发展势头。201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76万辆,其中纯电动为1.46万辆,插电式混动为0.31万辆,其中插电式混动只占大盘总量的17.2%。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