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知豆”你是否愿意来一颗尝尝?

当今电动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距离全面普及的日子还很遥远,但是特斯拉、比亚迪秦的上市,说明电动车已经不是只能摆在概念车展台上的样子货了,而是正在逐步走进日常生活的实用工具。

当今电动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距离全面普及的日子还很遥远,但是特斯拉、比亚迪秦的上市,说明电动车已经不是只能摆在概念车展台上的样子货了,而是正在逐步走进日常生活的实用工具。

然而,在这个高关注度的新能源市场中,隐藏着一个弱小低调的身影,它就是1月11日下线的知豆,目前中国市场上你能买到的最为廉价的一款电动车。

便宜的“知豆”你是否愿意来一颗尝尝?

知豆是什么来头?

知豆汽车其实是新大洋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但由于新大洋集团不具备制造乘用车的资质,因此它与众泰汽车合作,推出众泰知豆电动车。今年年初,新大洋集团又和吉利合资成立了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新的合资公司生产的知豆车型将会与之前的众泰知豆采用统一销售渠道。所以,吉利知豆D1也好,众泰知豆e20也好,其实都是新大洋公司的产品,统一使用“知豆”品牌销售。本文将只针对“知豆”车型本身进行讨论。

知豆诞生的意义何在?

电动车要成功商品化,而且取得竞争力,目前依然受制于续航里程、成本、基础设施和法规等方面。为了取得突破,各个厂商发展出了不同的市场途径:

一条是特斯拉这种走高端化的路线,通过工业设计、营销等手段将产品包装高级化,把电动车打造为社会的精英阶层的大玩具,可以说是欧美企业擅长的“高大上”路线。

便宜的“知豆”你是否愿意来一颗尝尝?

另一条就是发挥人力资源成本、制造成本等成本控制优势,将产品价格实实在在地砍下来。这就是中国人擅长的“接地气”路线,代表作一个是比亚迪秦这类混合动力车,另一个就是知豆这类低端的纯电动车。

便宜的“知豆”你是否愿意来一颗尝尝?

知豆这种类型小车的诞生,可说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尝试。一方面,由于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成本等方面在短时间内还无法突破,干脆就将其定位成一般城市街道里代步用的买菜小车,把它往下做小、做轻便,这样一来,续航里程只需要纯粹满足城市街道里的日常通勤就够了,不需要考虑长途出游,而且成本也能大幅度降低;再者,基于国人对自主品牌的“普遍歧视性”和这一级别民企自身的技术积累实力,自主品牌在这一类别把产品往高端做的阻力往往远大于做低端市场。而把产品往低端市场做的话,市场基础面会大大拓宽,更有利于取得销量突破,以早日争取到大批量生产给成本削减带来的优势。

知豆卖给谁?

就目前来看,知豆这一类别的电动车的目标群体应该是:

1、有方便充电的地方,这是先决条件;

2、已有第一台车,通过买家用第二台短途代步车来降低通勤成本;

3、常年生活、工作在某个固定小区域范围内的中低等收入人群,长途出行较少。

就以上特征来看,这一群体十分广泛,有着不小的市场容量。与同为纯电动车的启辰晨风、腾势等相比,知豆10.88万的售价显得非常亲民,加上各种补贴之后基本终端售价在6万以下,对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比较有吸引力。

便宜的“知豆”你是否愿意来一颗尝尝?

便宜的“知豆”你是否愿意来一颗尝尝?

知豆卖的怎样?

事实上,知豆的这个市场策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以2014年11月为例,知豆的销量是381辆,相当于自主品牌B级车的销量水平,而9月份、10月份、12月份则取得了超过1000辆月销的成绩,9月份达到1621辆的销量水平。这一成绩已经很接近比亚迪秦的销量了,基本达到了一定批量的普及水平。当然,这一成绩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较大空间。

便宜的“知豆”你是否愿意来一颗尝尝?

    (注:启辰晨风于2014年9月份开售,因此其销量统计从9月份开始)

在笔者看来,这一销量取得突破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各大城市的限购限行,以及对新能源车“网开一面”的政策。相信多数人与其说是为知豆买单,不如说是为了知豆背后的那一张电动车牌照买单。知豆通过补贴后获得的超低价格,成为了一个获得牌照的一个性价比颇高的手段。另一方面就是其自身低廉的使用成本,知豆的百公里能耗成本是传统汽油车的1/10,这一巨大优势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诱惑力是非常巨大的。

知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但是,以笔者来看,完全依赖当前市场和政策环境,来进行知豆销售的持续推动并不是长久之计,最终总要回归到产品自身的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来。就目前来看,知豆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源于自身。虽然知豆成功地把电动车本身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但是过度削减成本使得知豆的产品竞争力严重下降。它的外观设计有一定的特色,配置上拥有倒车雷达、GPS车载导航系统、智能遥控钥匙、蓝牙、USB接口等,也足够实用。但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整车装配工艺不高,钣金之间的接缝不够均匀;内饰充斥着大量的塑料,做工、用料档次实在上不去,内饰的色彩设计个性有余质感不足,车门把手出现裸露的螺钉头等;驾驶缺乏质感,踏板反馈不足,作为电动车来说行驶中产生的噪音比较大等。可以说作为一个商品,这种的包装还有比较大的改进空间。

便宜的“知豆”你是否愿意来一颗尝尝?

另一方面来源于它本身的定位和市场环境。虽然知豆把产品往低端做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其价格区间面向的真正消费群体主要有几类:

一类是非常注重实用性的普通购车者,这类人是大多数,知豆这样的微型车基本对于他们来说是绝缘的;

另一类就是家里已有一般用车,想买另一台用于纯代步的人群,这类人的经济状况通常比较殷实,对整车质感比较注重,而知豆的品牌、品质方面的弱势只会让他们转投SMART的怀抱;剩下的就只有对于喜欢品尝新事物,对实用性不会太多要求的年轻人了。

笔者认为,现阶段知豆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自身的包装,一方面力图把产品做的更精致,譬如适当提升NVH性能、行车质感、外观内饰的设计用料水平,哪怕售价会带来小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找到更好的营销切入点,使得产品的定位和形象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目标人群。

总结

综合来说,知豆的诞生紧紧抓住了当下新能源车政策以及市场的变化趋势,从一个另辟蹊径的角度打开了新的细分市场,从大环境下来看,甚至有可能从秦这一类相对“传统”的混动车型手上抢得一些市场份额。但是任何产品想要取得真正的热销,除了把握市场的动脉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硬实力,为将来转型升级的机会到来之际,立下良好的口碑。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得到消费者的亲睐,小知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