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行业新周期:产业链有望迎来催化剂和投资机会(4)

以Model S为例,动力电池系统的成本占比为32.4%,约等于车身和中控系统成本之和。在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单体占据了最大的成本比重,达约72%,电池管理

以Model S为例,动力电池系统的成本占比为32.4%,约等于车身和中控系统成本之和。在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单体占据了最大的成本比重,达约72%,电池管理系统和冷却系统占比分别为13%和4%。所以,通过降低电池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整车制造成本。

区别于大多数车企的方形电池,特斯拉采用圆柱形电池。圆柱形电池的优势在于单体能量密度更高,以国内的18650(1.7AH)来算的圆柱形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比可达215Wh/kg,相应的方形电池能量密度比为205Wh/kg;圆柱形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更好,方形电池的型号较多,市场上很难形成统一的工艺标准,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所以圆柱形电池的成本较低。Model 3由之前的18650电池升级至21700电池,单体容量提升约35%,能量密度提升约20%,成本下降约10%以上,系统重量下降约10%。

BMS技术是目前除了电池本身以外,更为复杂、更为核心的电动汽车技术难题。BMS是保护动力电池使用安全的控制系统,时刻监控电池的使用状态,通过必要措施电池组的不一致性,为新能源车辆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特斯拉Model S拥有7000多个18650型电池单体,其中每74个并联为一组,再将9组串联为一层,最后串联叠至11层构成;面对数量庞大的电池单体,特斯拉必须拥有强大的BMS来保证电池的绝对安全性。故特斯拉采用液冷式电池管理系统,其冷却液为50%水和50%乙二醇混合物。

积极减少锂电池中钴的使用,以减少对稀缺资源的依赖。虽然钴目前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材料,但因为其稀缺属性以及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其价格在逐年升高,这使得车企生产成本随之升高。

特斯拉一直在朝着低钴化的方向发展,相对于行业8%的平均水平,特斯拉采用的2170号电池钴含量仅为2.6%。而且为特斯拉提供电池的独家供应商松下宣布正在开发无钴电动汽车电池,这会使得特斯拉的制造成本进一步下降。

华金证券表示,综合来看,特斯拉电池拥有三大技术优势,且成本下降速度较快。特斯拉采用的圆柱形电池比其他车企的方形电池安全性、一致性好,成本较低;BMS系统采用夜冷技术方案确保电池以最高效率及最优状态运行;积极减少锂电池中钴的使用,减少对稀缺资源的依赖。此三大技术优势使得特斯拉用电池成本由2010年的460美元/KWh下降到2018年的115美元/KWh,8年时间内成本降幅达到75%。特斯拉所用的松下电池的成本(111美元/KWh)均低于LG化学、三星、CATL,后三者成本分别为140美元/KWh,145美元/KWh,150美元/KWh。

华金证券还认为,特斯拉的智能驾驶技术也是一大优势,目前已从L2级辅助驾驶起步逐渐迈向自动驾驶。

2014年,特斯拉推出Autopilot 1.0,实现了L2级别辅助驾驶,主要包括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保持系统、自动刹车辅助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2016年,基于计算平台NVIDIA Drive PX2实现Autopilot 2.0即L3级自动驾驶。2019年,使用自研FSD芯片实现L4级自动驾驶,其处理速度可达到2.0版本的21倍。公司预计于2020年推出最新Autopilot系统,并在迪拜推出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

另外,特斯拉是世界上最早研发智能汽车的车企之一,也是世界上首个实现整车OTA的车企,让汽车能像智能手机一样不断升级。如,美国《消费者报告杂志》因Model 3刹车距离过长(60英里/小时到0的刹车成绩是46.3米)将Model 3评为不推荐车型。随后,特斯拉通过远程推送固件升级后,令紧急刹车距离缩短了6.1米。

除了产品和技术优势,生产规模也是特斯拉的一个大优势。

特斯拉目前在进行海外扩张,已规划上海和欧洲工厂,在全球拟投建十余座工厂。其中,特斯拉上海工厂2019年1月开工建设,年底已经投产,初期计划产能为每周3000辆,后续有望最高扩充至每年50万辆。特斯拉2019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出了在欧洲建立4号超级工厂的最新计划,该工厂已选址德国,将于2021年的某个时候投入运营。

而且,特斯拉还有着全产业链的布局优势,其服务贯穿电动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其布局领域有电池生产工厂、整车制造工厂、直营店、服务中心、充电站、二手车、汽车金融等领域。电池工厂和汽车制造工厂主要是完成前期的整车制造过程,下一环节紧跟官方直营店进行产品销售,以及后期的服务中心用于汽车的售后维护保养。

财报的秘密

自2012年第一款上量车型Model S开始交付以来,特斯拉销量与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012-2018年,特斯拉年销量由0.31万辆增长至24.52万辆,增长约78倍;营业收入由4.13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14.61亿美元,增长约52倍。2019年前三季度,特斯拉销量已达25.6万辆,营业收入171.94亿美元,同比增长20.79%。;净利润-9.6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5%(其中第三季度再次实现盈利,净利润为1.43亿美元)。

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成本和产销成为公司未来ROE持续改善的两大关键因素。近四年来,特斯拉ROE呈现下降后逐步改善的趋势,其中2017年达到-34.82%,2019年前三季度,特斯拉ROE为-12.92%,同比提升39.69%。

天风证券表示,特斯拉ROE波动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强劲且在不断提升,跻身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公司先后推出的几款车型款款爆款,产品力强,暂未受产品周期影响。尤其从2018年三季度开始,Model 3产能爬坡且稳定,交付提升,销量飙升,迅速占领市场,带动企业营收高速增长(2016-2018年总体营收增长率维持在70%左右),从而推动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加快。2018年首次突破0.7,2019年前三季度达到0.55,同比增长11.9%,同期丰田和大众分别为0.44和0.39。对比发现,特斯拉的资产周转率目前在汽车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