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迎来报废潮 初创公司能否从中分得红利?
2月1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落地,其中过渡期(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略好于预期。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证券报《工信部加紧研究出台回收方案 政策力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一文报道,接近工信部的相关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工信部正在加紧研究出台动力电池回收方案,相关政策预计2018年发布。
这些消息,也使得原本备受关注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再度受到关注。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5-8年,这意味着前期投入市场的新能源电池基本处于淘汰临界点。中国证券报援引业内预计数据,2018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可达50亿元规模,2020年至2023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36亿元-311亿元。
综合多位专家分析、多篇二级市场研报,当前新能源电池的回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池容量衰减至80%左右时,通过梯级利用方式应用于储能设备;一种是进行再生利用处理,回收其中有价元素。
当前,国内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方向,产业链已经相对成熟,包括桑顿新能源、中航锂电、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都已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业务,并形成了专门的第三方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利用公司,包括格林美、湖南邦普、赣州豪鹏、芳源环保、金泰阁、长优实业、威能环保、临沂华凯等。
但梯级利用难度较高,全球都在积极研发布局,日本、美国、德国起步较早,已有一些成功的应用和商业项目。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过,制约梯队大规模推广的,并非技术,而是成本因素。一是电池梯级利用前需要拆解、检测、筛选、重组,涉及成本;一是旧电池寿命较短,往往需要人值守,带来成本增加,同时面临和新电池之间的竞争。
当前,国内储能行业也在积极实践落地。工信部官网显示,中国铁塔公司自2015年10月,先后在黑龙江、天津等9省市建设了57个退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试验站点。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这会是一个新机会么?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