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破冰” 插电混合仍缺席

日前,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处长许心超表示,按照中央的要求,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准入方式正在改变,现在主要采用车型备案制,车型只要备案就可以在北京销售、上牌,政府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

作为新能源车进京销售、上牌、补贴等重要标准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前已“悄然”被备案制所取代。日前,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处长许心超表示,按照中央的要求,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准入方式正在改变,现在主要采用车型备案制,车型只要备案就可以在北京销售、上牌,政府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这意味着,此前的《目录》准入制已成为过去。

准入制放开

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北京市共推广新能源汽车8050辆,累计推广的新能源车辆达到1.3万辆,这一数量已超过从2008年开始到2013年的推广总量。不过,这一数字仍略低于上海。信息显示,2014年上海实现新能源车销量1.1万辆,成为全国各省区市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名,上海同时也成为全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上海的新能源车型补贴与北京相类似,目前也采用地方的新能源车型《目录》,但是目前上海《目录》中包含十余款车型,是国内新能源车型选择最多的一线城市之一。相比之下,北京市截至目前公布了一批共两期进入目录的车型,包括6家车企的7款车型。

对此,许心超表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准入从《目录》准入制转变为备案制,地方目录将没有存在的意义;这一做法将大大减少北京市新能源车的准入程序,希望吸引更多的新能源车进入北京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要进入工信部名单的纯电动汽车,即可在备案后享受北京市优惠政策,各品牌纯电动车型在北京市的推广周期将大大缩短。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目录》了解到,此前北京市仅公布了一批共两期进入《目录》的车型,分别为北京牌轿车E150EV、比亚迪E6、荣威E50、腾势电动车、华晨宝马之诺IE等7款,取消准入制后,奇瑞、吉利、东风日产等品牌的纯电动汽车都将可以在北京销售。

一家东风日产启辰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虽然此前启辰晨风未出现在北京的《目录》上,但目前可以顺利得到政府、地方双重补贴,持有新能源车摇号指标的消费者也能够顺利上牌”。该销售人员还透露,从去年上市以来,该店已经销售出40余辆启辰晨风,消费者不需要有任何顾虑。

对于北京新能源车准入方式的改变,曾经进入《目录》的各车型经销商倍感压力。一位比亚迪4S店负责人表示,此前北京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选择范围不多,改为备案制后,将有更多车型进入市场,竞争势必加剧,未来经销商在车型价格上也会出现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