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环比大跌 骗补清查并非主因(2)

而除了补贴退坡之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的推荐车型目录也发生了改变。2016年1月14日,工信部发布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而除了补贴退坡之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的推荐车型目录也发生了改变。2016年1月14日,工信部发布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推荐目录》),共有247款车型进入此次目录,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自2016年1月1日起废止。 

从2009年8月至2015年,国家累计共发布76批新能源车推荐目录,3409款节能与新能源车型获批,而此次却只有247款车型进入第一批新版《推荐目录》,这就意味着此前在目录当中的很多车型都无法继续享受国家补贴,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很大程度上是靠补贴和优惠政策推动,虽然新旧目录有半年过渡期,即2016年1~6月为新旧目录并行执行期,但即将没有国家补贴背书,许多企业出于风险和利润的考虑自然会对前期车型进行停产或者减产,抓紧清理库存,这无疑也助推了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下滑。 

门槛渐高戒除补贴依赖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1月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下降的“重灾区”是纯电动客车,而这则与纯电动客车电池路线之争和新能源汽车骗补清查不无关联。 

业界关于锂电池发展路线的争论已久,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是未来锂电池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在这个领域我国起步晚,用于客车的安全性开发和验证还不够。在今年1月24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表示正在考虑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技术门槛,组织开展对三元锂电池客车等车型在现行安全标准体系下的风险评估,而在评估完成前,将暂时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由于目前三元锂电池在客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暂停列入目录意味着不少车型将无法获得国家的新能源补贴,其生产和销售势必受到很大影响,客车企业也自然会先行观望,调整发展战略,等待路线争论的结果落地。 

而纯电动客车也是最近被曝光的新能源汽车骗补现象最为集中的领域,既然骗补是行业内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四部委联合清查骗补行动的开展,必然会迫使一些心虚的企业要抢在清查到来之前补足电池数量与整车数量的空缺,而无心继续生产。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环比大跌超八成主要还是受产销量季节性波动、补贴机制调整、《推荐目录》更新和电动车电池路线争议等综合因素影响,是市场规律和政策变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而新能源汽车骗补清查仅是推波助澜。 

不过,在政策变化的十字路口出现了产量的巨大波动,也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过分依赖补贴发展,没有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行业的补贴机制、管理制度和技术路线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往好的方向看,补贴退坡、目录瘦身、骗补清查、电池路线争议都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门槛在不断提高,这是一个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去芜存菁的过程。大浪淘沙始见金,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无疑仍是光明的,与其泥沙俱下地仅仅呈现数字上的飞速增长,不如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