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产销增长提速 重点关注三大机会(2)
根据我们的预测,未来3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可达387亿元,设备厂商利润增长可期。而从2017年国网三批的招标结果来看,中标企业直流充电设备总数并没有较大差距。中标最多的许继电气占比仅为8.29%,中标前5家企业占比仅为30.85%,中标套数最少的5家企业占比也有6.17%。同时,今年国网共计招标5916套交流充电设备,许继电气、国电南瑞、北京华商等三家企业分享全部招标额度。但是考虑到单套交流充电设备价格不足单套直流充电设备价格的1/10,交流桩中标结果并未改变整体竞争格局。
充电设备价格下行助涨运营商投资热情,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市场需求。不断看涨的行情吸引新玩家陆续进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充电设备价格逐步下行调整。同时,技术储备及研发实力较强的华为等企业进军充电模块领域,或进一步降低直流桩生产成本,进而带动直流桩价格逐步降低。同时,在政策加大对充电桩补贴扶持力度的背景下,设备价格下调也使得充电桩运营商建设成本降低,盈利空间更为广阔,从而助涨运营商投资热情,有利于进一步打开设备市场需求。
充电桩长期寄望于经营模式创新
充电桩运营业依旧处于起步期。由于充电站建设前期投资成本较高、部分充电桩运营商缺少科学的建设布局致使充电桩利用率较低,以及运营商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现阶段企业盈利存在一定难度。
当前充电桩运营市场参与者众多,整体竞争格局分散,市场潜力巨大。据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底,国网公司、星星充电、中国普天、上汽安悦拥有的充电桩数量居国内运营商前列,且数量均超6000个。虽然运营商拥有的充电桩数目差距很大,但由于我国充电桩建设刚刚起步,各家拥有的充电桩规模与2020年480万个的规划目标相比依旧相距甚远,市场潜在空间巨大。
预计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和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充电运营市场的竞争将愈加激烈,未来行业洗牌不可避免。最终将形成少数几家大型平台运营商主导,大量中小型运营商依附大平台的产业生态格局,依托充电网、物联网、交通网、互联网的运营商将更有可能脱颖而出。
■双积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新能源车迎来平价时代。
双积分制的推出表明,相关部门逐渐从行业需求主导者,转变为行业发展引导者,为新能源汽车在生产端提供动力,利好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经过测算,考虑积分政策带来的成本转移,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基于一定假设,预计到2021年电动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将低于燃油车,到2025年电动车购置成本将低于燃油车,经济型优势显现。我们认为,2018年补贴退坡不改新能源汽车增长大趋势,各类车型需求有保障,长期坚定看好新能源汽车板块。
上游:钴仍是重点 锂看价格和估值
就钴而言,政策引领新能源汽车走高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的技术发展路线,带动三元电池需求持续高涨。作为三元正极的重要原料,预计未来钴的需求依旧旺盛。在供需偏紧的格局下,我们预计未来钴价走势将依然坚挺。
就锂而言,考虑到国补调整给予2018年上半年的缓冲期,叠加2017年四季度下游企业主动减产去库存的因素,去年较高的动力电池库存已得到较好缓解。而今年下游整车产销量增长有望带来动力电池行业生产恢复与产量增长,并带来对碳酸锂需求的提升。
供给方面,根据对国内外主要盐湖提锂公司扩产计划的统计,我们推断2018年碳酸锂供给端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短期较难出现明显增加,而未来盐湖提锂产能的实际释放效果仍有待观察。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我们预计2018年碳酸锂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建议关注锂和钴行业相关标的,关注三元钴前驱体的合纵科技。
下游:政策加码 充电桩有望迎来建设热潮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及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将成为未来充电桩行业上行的主要驱动因素。具体来说,根据至2020年建设480万个充电桩的目标,各地相关部门充电桩建设规划和优待政策陆续出台,地补调整由购车端向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端倾斜,是助推充电桩行业上行的主要政策因素。而当前4:1的车桩比加之新能源汽车未来持续增长引发的对充电桩配套建设的迫切需求则是驱动行业持续上行的根本动力。
短期而言,伴随各地未来可能的充电桩建设热潮,设备提供商有望最先受益。据测算,未来3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可达387亿元,设备厂商利润增长可期。中长期来说,充电桩运营市场有望成为产业链下一个投资热点。由于政策加码,短期运营商有望依靠补贴扭亏为盈,而随着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增值服务持续开拓,平台化运营取得成效,一批优秀的运营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并从市场中获取丰厚收益。相关公司:充电桩设备技术核心厂商金冠电气、科士达等;充电桩运营核心厂商特锐德等。
中游:补贴下调背景下关注中游预期差
从需求端来看,我们认为2018年补贴调整不改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趋势,因而中游电池及电池材料总体需求不减。
电池方面,价格下行使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大型电池企业绑定下游优质整车客户,尤其是A级乘用车供应链,随着乘用车的产销增长,将有序扩产满足客户需求,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愈发明显。
三元材料竞争格局较为松散,第三方正极企业向上游合作布局有助于形成成本优势、维持盈利能力,同时绑定下游电池客户获取市场份额将可获得较大业绩增速。同时,高镍三元符合政策引导方向,优先布局高镍三元的企业将获得先发优势。
隔膜领域,干法隔膜性价比凸显。在电池组售价下行趋势下,电池厂迫于盈利压力寻求降低成本,而干法与湿法涂覆隔膜价差持续维持较高水平,干法隔膜性价比优势凸显,部分龙头电池厂商已经开始切换回使用干法隔膜。同时,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配件发展势头,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主要零部件及其成本构造带动了相关汽车配件的需求爆发。相关公司:中游看好电池、干法隔膜和电解液的龙头国轩高科和天赐材料,关注星源材质;同时继续关注汽车电子领域等。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